呼吸困難
【疾病綜述】
俗稱“氣短”或“氣喘”。老年人由於心肺功能的衰老、退化,加上缺乏鍛煉,活動後常出現氣短現象。這種衰退的生理現象,可通過經常鍛煉身體來減輕或消除。這裏所說的呼吸困難,是指一種病理現象,常由於心肺疾病等原因,稍動或停止休息時出現的呼吸困難。
【病症分類及治療】
1.左心衰竭。左心衰竭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的並發症,多見於高血壓、冠心病、心髒辦膜病等。先兆症狀常表現為睡眠時喜將枕頭逐步墊高,又常被胸悶憋氣所擾醒。此時,應到醫院進一步檢查。突然發作的夜間呼吸困難,稱為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是左心衰竭的典型症狀,進一步發展則白天稍動即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則高度呼吸困難而發生哮喘,伴有咳嗽及咯血性泡沫痰,這種情況是由於急性肺水腫所致,也稱為心源性哮喘。左心衰竭須到醫院進行緊急處理。臨時的措施包括使病人取坐位,兩下肢下垂,吸氧,口服氨茶堿及鎮靜劑,試用硝酸甘油等,然後立即送醫院治療。中醫屬於腎陽衰微、水飲上淩心肺而發生咳喘,用溫陽化痰(飲)的方法,如真武湯等治療。
2.肺氣腫。患慢性呼吸道疾病時,通氣受阻而致肺泡擴大,彈性減退,肺功能受損,見於長期的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結核等。常表現以呼氣困難為主,活動則加劇,咳嗽時無力,痰不易咯出,缺氧時出現發紺、脈率加速,應及早發現這一危急情況,及時控製感染而避免導致呼吸衰竭等危重情況。肺氣腫病人應適當鍛煉,胸背部進行按摩及拍打,有利於清除死腔的積痰,也可適當應用支氣管解痙藥及祛痰藥。吸煙者戒煙。中醫屬於肺腎兩虧、腎不納氣,可服用蛤蚧定喘丸、六味地黃丸或參蛤散等藥。
3.冠心病。冠狀動脈供血不全時,雖多表現為活動或精神緊張時突發心前區疼痛,但在非典型發作,尤其是老年人因感覺遲鈍,而以胸部憋悶和透不過氣為主要症狀。遇有這種情況應及時做心電圖檢查,必要時做冠狀循環功能負荷試驗,以證實有無冠心病,並可排除神經官能症性呼吸困難。
4.自發性氣胸。是肺氣腫、肺大泡、肺結核時常見的一種嚴重並發症。當出現突然的一側劇烈胸痛、呼吸困難時,即要考慮到自發性氣胸。仔細觀察可見病側胸廓膨隆及肋間增寬,拍打氣胸側時有類似擊鼓的音響。這時應避免劇烈的咳嗽並及時去醫院進行X線檢查,重者需進行胸腔排氣治療。
5.肺栓塞。是老年臥床病人常見的一種緊急情況,尤多見於心辦膜病、下肢血栓性靜脈炎、心腦血管病及手術後,是血栓脫落阻塞肺動脈所致。如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狀,就要考慮到這種可能性,應及早送醫院做X線檢查,確診後行抗凝治療。
除上述可能外,肺癌,晚期肺結核、矽肺,支氣管哮喘、各類肺炎等都可有呼吸困難的症狀。
哮喘症
【疾病綜述】
哮喘症是通俗名稱,醫學上稱支氣管哮喘。發病的原因首先是過敏體質者可以在接觸過敏原(抗原)後,產生一種免疫球蛋白(抗體)並附著在支氣管粘膜下,當再次接觸過敏原時,因支氣管的抗體一抗原反應而引起支氣管痙攣、粘膜水腫及分泌增多,形成支氣管管腔狹窄,導致通氣障礙。過敏原有內、外兩種,外源性有花粉、灰塵、動物蛋白等,並多有其他過敏病史或家族史;內源性主要是病原體的代謝產物,並多與呼吸道感染有關,如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常在反複感染的作用下而伴發哮喘。
【病症特點及確診】
病人在發病前有鼻塞、流涕、噴嚏、胸悶等先兆症狀。起病可緩可急,以胸悶、呼氣有哮鳴聲為主要特點。呼吸困難可輕可重並以呼氣困難為主,高度呼吸困難者常迫使病人取坐位,甚者伴有出汗、發紺、精神緊張和痛苦表情。發作的持續時間,短者僅數分鍾,長者可達數天或更久,持續發作在24小時以上並症狀嚴重時,稱為哮喘持續狀態。長時間的嚴重缺氧,可出現意識障礙和呼吸衰竭,稱為肺性腦病,病死率很高,需積極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