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節目文化本土化
電視文化包括受眾的文化傳統、收視習慣等內容。西方電視節目是建立在西方的文化傳統和受眾收視習慣上的,節目的設置熱衷於展現人性的陰暗麵,參與者為了獲得勝利用盡手段,陰謀詭計、勾心鬥角都赤裸裸地呈現在受眾麵前,這與講求和諧寬容、和平共處的中國傳統文化觀大相徑庭。(於英:《引進海外模式,重塑中國價值—論電視節目的模仿與本土化改造》,載《當代電視》2011年9期)這就需要對引進的節目進行本土化文化改造,使之符合中國觀眾的文化價值觀。
3.開展本土化電視節目版權的研發保護
我國電視節目創意力度不夠,不是因為我們電視人不聰明,而是內容創意缺乏一個研發保護機製。國內電視節目要想真正崛起,必須從“中國製造”升級為“中國創造”,隻有這樣,才能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1)研發創意節目內容
電視節目的研發是以內容創意的生產為基礎的,要想在版權貿易中具有競爭優勢,必須研發出優質的原創電視節目。一個成功的電視節目是一係列創新思維碰撞的成果,在節目設計階段可以利用節目創意公司,通過專業創意人員思想的交鋒,提出創新點子,進而發展為文字策劃方案。接著節目製作人員根據創意文案,製作樣片,選擇播放平台試播,並征求電視節目研究方向的專家意見,同時進行專門的觀眾測試,詳細搜集觀眾對樣片的反饋意見,最後將專家認可度和觀眾滿意度最高的節目作為新節目推出。
(2)依法保護節目版權
有了好的電視節目,同樣需要對節目版權進行保護。目前,《著作權資產評估指導意見》、《視聽表演北京條約》、《中國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版等為節目版權保護提供了依據,但是這些意見、條約、法律中有些部分與發展迅速的電視節目版權貿易存在著脫節的地方,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出台新的規定對模糊不清的地方進行解釋。而麵對電視節目版權侵權行為,國家工商部門、國家廣電總局等部門要聯合起來在其主管部門範圍內追究侵權責任,打擊侵權行為。
4.鼓勵本土化電視節目版權的全球輸出
引進國外節目版權的同時,也要加大本土化節目版權的輸出力度,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2009年,湖南衛視將《挑戰麥克風》版權模式化,通過世熙傳媒銷往泰國正大集團下屬電視機構TRUE VISIONS,讓中國電視機構第一次在國際上通過銷售節目版權取得收入。目前國內電視台有向國外輸出節目的需求,但由於電視產業鏈的斷裂,使得電視節目的製作和流通仍局限於國內市場。為此,我們就需要采取措施鼓勵本土化電視節目版權的輸出。
(1)發展節目開發的合作戰略之路
廣電合作戰略就是電視台與電視台、電視台與研究機構等之間以共同利益為基礎,以資源共享或優勢互補為前提,通過簽訂合作目標、合作期限和合作規則進而共同開發電視節目。合作雙方在節目開發過程中共同參與,共享成果,共擔風險,不僅可以降低節目開發的風險係數,也可以降低成本。(謝耘耕、裘一娜:《引進外部創新源,提升電視媒體創新能力》,載《新聞實踐》2010年4期)目前國內電視台已有這方麵的嚐試,江蘇衛視與德國71公司共同研發了《老公,看你的》,該節目最先在德國開播,開播一個多月,就創下收視率 16.2% 的好成績,收視份額占據同時段50%。
(2)成立獨立的節目版權代理公司
當前,製播分離已是電視媒體發展的趨勢,成立獨立的節目版權代理公司,通過搜集好的電視節目,進而將節目版權賣給電視播出機構,這樣不僅可以使研發和銷售相分離,而且為它們之間的流通提供了一條渠道。節目版權代理公司,可以通過專業的營銷手段輸出我國的優秀電視節目,目前國內也出現了多家專司節目版權代理的公司,如世熙傳媒、IPCN國際傳媒等。
(責任編輯:曾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