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我的抗癌真經:信念由心,智慧用腦(5)(2 / 3)

在我看來,越是新藥、好藥越是要慎重。由於我的工作性質所致,我與愛人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報告,宣稱某某新藥有顯著療效,使病人的中位生存期提高了兩個月(注意!兩個月已經不錯了。治療腫瘤的藥物的確是以“月”為單位來評價療效的)。值得注意的是,新藥的開銷往往動輒數萬甚至數十萬計,即使你不計金錢的成本,但是,副作用呢?長期毒性呢?假如多活倆月(平均值)卻帶來更多的副作用,你會選擇這種新藥嗎?假如你把用特效藥的錢花在旅遊上,吃好喝好玩好,沒準旅遊比特效藥的效果還好。

其實,腫瘤的治療並不一定越快越好,有的時候需要等一等,因為任何治療都是不可逆轉的。應該相信我們人體的自愈力。越來越多的報告表明,正常死亡的人體內大多數都有腫瘤存在。我們身邊有不少這樣的例子:不知道自己有腫瘤的時候一切正常,體檢的時候一下子知道了,人馬上就不行了。很多時候,與其說是腫瘤造成的症狀,不如說是自己的心理因素造成的。科研表明,我們正常人的體內每天產生大約10萬個癌細胞,免疫係統能及時清除這些細胞。癌症病人本來體內就有大量癌細胞,化療過後免疫力受到了損傷,癌細胞新賬舊賬一起算,身體吃得消嗎?

因此,病友一定要端正思想認識。積極治療是必要條件,好的醫生、好的藥物是必要條件,但絕不是充分條件。不是隻要使用特效藥就一定能夠治愈癌症。連美國這麼好的醫療條件,如此昂貴的特效藥,也不過是把原來的延長2年提高到延長2.6年。2年與2.6年,有本質差別嗎?其實,要治好自己的病,多半要靠自己。因此,沒錢的也不必沮喪。不管有錢沒錢,患者都要在正規治療之外,努力探討康複的法寶。

當然,腫瘤千差萬別,病人身體狀況千差萬別,任何時候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別人的經驗隻是一種參考、一種啟發。

八、如何合理安排醫療費用

看到很多病友紛紛在網上曬自己的治療賬單,花費幾十萬的大有人在,簡直觸目驚心!抗癌是一場持久戰,如何才能合理安排自己有限的醫療費用呢?

我想到了幾點,或許對新患者有幫助。

(1)辦理大病醫保。患癌後,第一時間辦理大病醫保。在上海,最長享受大病醫保的期限為18個月,可以在兩家醫院辦理。比如,可以選擇一家醫院的腫瘤科,另外選擇一家中醫院等。最新的政策已經把中醫的大病醫保由原來的18個月延長至5年。這一點居然是我生病後好幾年才知道的。因為沒有大病醫保,那時候做個磁共振都不舍得花錢。這些年我不斷複發,每次複發以後大病醫保期重新計算。因此,我也一直享受大病醫保。

(2)盡量去醫保醫院就醫,少花冤枉錢。比如,伽馬刀手術絕大多數醫院都是自費,自費的話要一兩萬。上海的伽瑪醫院做伽馬刀可以享受醫保。這一點很多上海的病人都不知道。據說北京的天壇醫院也可以用醫保做伽馬刀。

(3)不做不必要的檢查。很多醫院存在亂檢查、亂收費的現象。這幾年,不少醫院都爭先恐後上了PET-CT檢查項目,這東西簡直就是搖錢樹。在上海做一次要七八千。我一外地病友說PET-CT一次花費1.3萬。更嚴重的是,有時候不該做的也讓做。我一個朋友得了良性的纖維瘤,醫生讓做PET-CT,我告訴她根本不用做。結果沒做,省下了7500元。亂檢查,浪費金錢耽誤時間,還會損傷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病人要學習些醫療常識,不懂也要多谘詢請教身邊的人。醫生不僅存在亂開檢查單的現象,更有甚者,自己醫院明明有這個檢查項目,卻寫條子推薦病人到其他關係醫院檢查,目的何在,你懂的。

(4)慎重選擇高價自費藥。經常聽報告,宣傳新藥、特效藥的報告也聽過不少。在他們的宣傳中,用與不用差幾個月就算明顯療效。比如,對照組100人(不吃藥的或者吃常規藥物的)中位生存期是6個月;服用新藥組100人的中位生存期是7個月或8個月,這就算是明顯有效。同時,一個療程往往幾萬幾萬地賣。當然,也有一些靶向藥物的療效非常好,用與不用有質的差異,甚至治愈率挺高,這種情況另當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