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生物鍾不僅參與製訂睡眠和醒來的時間,而且也與內分泌、體溫、血壓、神經活動、代謝、免疫等所有的生理機能有關。早上的陽光能刺激交感神經,調整呼吸節奏,還能促進消化機能的提高。
即便是下雨天,也別忘了眺望窗外
起床時的陽光能讓我們一整天都精神飽滿。光線的亮度超過2500勒克司就足夠了。晴天時室內光線的亮度就有2500~3000勒克司左右,而室外能達到10萬勒克司。即使是陰天也有1萬~2萬勒克司。
即使是雨天,隻要眺望窗外就也會收到很好的效果。起床時如果天還沒亮,那就盡量在明亮的燈光下吃早飯。在上下班的電車裏,要有意識地靠近車窗以便能沐浴到自然光,因為這樣做能提高人體的活動意欲。
把窗簾拉開10厘米縫隙就有了“朝陽鬧鍾”!
“早晨天光漸亮,臥室也隨之明亮起來”這樣的理想環境能讓人愜意地醒來。如果給臥室窗戶掛上有網眼的花邊窗簾,能讓朝霞照進臥室,那麼睡醒時就會心曠神怡。
遮光窗簾會遮斷光線,身體無法感知“早晨了”,也就無法順利地醒來。如能不拉窗簾睡那是最好不過了,可會讓人沒安全感,也有人不喜歡紫外線照在臉上。那麼你可以在就寢前,把腳邊的窗簾打開10厘米左右的縫隙,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對於上夜班的人,建議使用遮光窗簾。這是因為遮光窗簾能在臥室裏營造出和夜間相同的睡眠環境。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適合自己的窗簾。
第4天 養成起床後喝杯水滋潤身體的好習慣
睡覺過程中,身體會發幹
在睡覺時,人都會出汗,一晚上的出汗量大約一玻璃杯(200ml)。除了出汗以外,從呼吸和肌膚中也會流失水分,而睡眠過程中又不吃不喝任何東西,所以血液中的水分會不斷減少,黏稠性就會逐漸增加。
起床時即使不感到口渴,發幹的身體也會渴望水分。所以早晨起床後首先要喝一杯水,來補充夜間流失的水分,以降低血液的黏性,促進血液流動。
此時重要的是喝“常溫水”。不管是任何季節,我是絕對不把水保存在冰箱裏的。如果冰水流進體內,會導致內髒發冷,從而降低代謝。
睡覺起來後喝1杯常溫水。事實證明,雖然是簡單之事,可能讓細胞水潤而充滿活力,你會覺得神清氣爽。另外常溫水還能刺激腸胃蠕動,有利於大小便暢通,可見起床後的一杯常溫水真是好處多多。
攝取水分的黃金法則
雖然有很多人認識到了水分的攝取對身體很有必要,但並不是胡亂地大喝一通就可以的。
據說成人在一天中,通過出汗、呼吸、小便、大便等所排出的水分大約為2~2.5L左右。人隻要活著就會如此。
一日三餐所攝取的水分大約為700ml,體內營養燃燒時產生的水分約300ml,這樣算來,還需喝1~1.5L的飲用水來補充不足的部分。但是,為了減肥而節食,甚至隻喝水的做法完全就本末倒置了。如果不好好吃飯隻是一味地補充水分,水分攝入過量,就會導致營養失衡,引起浮腫。這對健康和美容毫無益處。
要想食用有湯水的食物,“一湯三菜”的搭配最理想。從飯和菜裏都能補充水分,湯也完全可以填飽肚子。而意大利麵和麵包這類麵食水分含量少,吃著吃著就容易想喝飲料,就易過量地攝入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