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秋季篇(6)(3 / 3)

另外還要謹記“秋瓜壞肚”。在夏季,西瓜是消暑佳品,然而立秋之後,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隨意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而且中醫養生學家還倡導在秋季六節氣期間每天早晨吃粥,例如明化李梃認為:“蓋展起食粥,推陳致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

滋補食譜

麻辣鹵鴨膀

[材料]

鴨膀30隻,蔥薑末6克,花椒末3克,紹酒30克,精製鹽3克,白糖6克,味精25克,肉骨湯350克,香麻油60克。

[做法]

鴨膀清洗幹淨,投入湯鍋裏,煮酥待用。

炒鍋中放香麻油和白糖,放在中火上,炒成金紅醬色,加入紹酒,加肉骨湯等調味品、鴨膀,燒至入味,用旺火熬幹鹵汁,撒上花椒粉,倒入香麻油,盛出冷卻後,將鴨膀切塊裝盤。

[特點]

金紅透亮,幹香不膩。

蔥油炒芋艿

[材料]

小芋艿600克,蔥末11克,蔥段17克,精製鹽3克,味精25克,熟豬油80克。

[做法]

選擇圓而小的芋艿,清洗幹淨,放入水鍋裏煮熟撈出,待冷卻後去掉皮。

炒鍋放在大火上,放熟豬油使之加熱,放入蔥段炸黃炸香,撈出糊蔥段,盛出蔥油少許,然後放入芋艿、鹽、味精炒熟,至芋艿光滑發燙,加入蔥末及盛出的蔥油,炒至蔥香撲鼻時,盛出裝圓盤裏。

[特點]

蔥末碧綠,芋艿乳黃,蔥香開胃,幹香滑糯。

三蝦煨絲瓜

[材料]

嫩絲瓜1千克,上漿蝦仁60克,開洋30克,蝦子15克,紹酒15克,精製鹽3克,味精3克,肉湯250毫升,熟清油60克,水澱粉20克。

[做法]

蝦子在沼酒裏浸泡;絲瓜清洗幹淨後切成塊,放沸水鍋裏焯水後,放冷水裏過涼。

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熟清油燒熱,下蝦仁攪拌均勻後,加肉湯、開洋、蝦子、絲瓜塊、鹽、味精燒沸,倒入水澱粉推勻,盛出裝魚盤裏即可。

[特點]

絲瓜碧綠,蝦子鮮亮,開洋米黃,蝦仁潔白,質地脆嫩,湯汁潤滑。

發菜鯧魚卷

[材料]

鯧魚800克,上漿蝦仁(切粒)120克,豬肉糜150克,荸薺(去皮切末)45克,蛋白粉糊8克,水發發菜120克,紹酒27克,精製鹽4克,味精3克,雞骨湯500克,熟豬油28克,香菜段13克。

[做法]

豬肉糜加蝦仁粒、荸薺末、鹽少許、紹酒適量、味精少許,拌勻成肉餡;發菜清洗幹淨,放小碗裏加油適量、湯少許,備用。

鯧魚拆去魚骨,切成大薄片,每片各放1份肉餡,卷成卷,卷口抹蛋白粉糊封口,放入盤裏,與發菜碗同放在蒸籠裏,蒸片刻,至熟取出,將魚堆放在大窩盤中央,周圍放發菜。

鍋中下雞骨湯,加調料燒沸,然後澆魚卷上即可。

[特點]

湯清味鮮,富含營養。

紫菜拌豆腐

[材料]

內酯豆腐1盒,水發紫菜35克,鬆花蛋1個,香菜茸17克,醬油32克,白糖4克,味精3克,紅辣油18克,香麻油16克。

[做法]

水發紫菜剁成碎末,加少許涼開水拌勻,與蔥末調在一起;鬆花蛋剝去殼,切成綠豆大的小粒;豆腐切成大片,用沸水燙一下待用。

將豆腐片整齊地擺放在魚盤裏,撒上鬆花蛋,倒入醬油、紫菜、香菜茸、白糖、味精、紅辣油、香麻油,即可食用。

[特點]

調味品方便,製法簡單,營養豐富。

白汁溜鴨肝

[材料]

鴨肝350克,青椒55克,雞蛋白1個,蔥段8克,小薑片8克,蒜片8克,胡椒粉1克,精製鹽4克,味精3克,肉湯55克,熟清油500克(實耗75克),幹澱粉18克,水澱粉16克。

[做法]

鴨肝理淨後切成片,加鹽少許、雞蛋白、幹澱粉攪拌均勻;青椒切開,清除雜質。

炒鍋置旺火上,下熟清油,燒至3~4成熱時,投入鴨肝劃散至熟,放入青椒片,翻炒變色,倒出瀝去油。

鍋裏留油少許,放入蔥段、薑片、蒜片炒香,加入調料推勻,再將鴨肝、青椒重新翻勻,淋油盛出,裝魚盤裏。

[特點]

鴨肝細膩軟糯,味淡香潤,富含營養。

麻粉豬蹄膀

[材料]

拆骨豬前蹄膀500克,芝麻醬180克,蔥段12克,花椒18粒,紹酒28克,清湯800克,精製鹽3克,蒜泥2克,薑汁1克,米醋28克,蔥油16克,水澱粉130克。

[做法]

豬膀肉放水鍋裏,煮至快要熟時,撈出冷卻後,切成長方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