苡仁30克,白果仁30克,鵪鶉4隻,料酒11克,鹽55克,味精25克,薑6克,蔥10克,胡椒粉35克,雞油25克,上湯2500毫升。
[做法]
苡仁清洗幹淨,瀝幹水分;白果去殼、心、留仁;鵪鶉宰殺後清洗幹淨,切塊;薑拍碎,蔥切段。
將苡仁、白果仁、鵪鶉和各種調料放入鍋內,置大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煮半個小時即可。
[功效]
健脾補肺,清熱利濕。適用於水腫、白帶、更年期綜合征等。
[注意]
白果去心後再入膳,以防中毒。
每日1次,連續食用1個月。有實邪者禁食。
山藥肉圓
[材料]
半肥豬肉300克,山藥250克,鮮香菇25克,雞蛋清1個,白胡椒5克。
[做法]
鮮山藥煮熟去皮、剁細,豬肉去筋剁成餡,香菇剁細,與薑末、蔥花、鹽合勻,再加入香油、味精、蛋清、澱粉等,把其做成圓子數十枚,入油鍋炸熟。
[功效]
補脾益腎,養胃益肺。
火麻仁綠豆粥
[材料]
陳皮少許,綠豆50克,火麻仁15克,米(酌量),鹽少許。
[做法]
將陳皮、火麻仁和綠豆浸泡2小時,備用。將米放進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將陳皮、綠豆、火麻仁放進米鍋內。米鍋放至爐上,用小火煮,待其成粥狀,加入鹽,即可。
[功效]
此粥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適用老年人尿道炎、小便不順暢、膀胱炎、尿痛等病症。
[注意]
火麻仁用量不宜過多,否則會有嘔吐、腹瀉、昏睡等中毒症狀。
茯芩黑魚湯
[材料]
黑魚600克,茯苓10克。
[做法]
黑魚宰殺後,將其清洗幹淨,加入適量清水和茯苓,煮沸後煨成原汁和濃湯,飲湯。
[功效]
能健脾益胃,利水消腫,補虛安神。可改善脾虛濕阻,泄瀉水腫,心煩失眠等症狀。
[注意]
過敏者禁用。
蒲公英茶配杏仁小魚幹
[材料]蒲公英一株,杏仁、小魚幹適量。
[做法]
蒲公英整株,洗淨烘幹。沸水200毫升泡一株蒲公英。杏仁、小魚幹分別用水浸泡2小時,瀝盡水後,同蒲公英一起加入沸水,略後即可飲用。
[功效]
祛痰、潤肺、止咳。
防止骨質疏鬆。
[注意]
蒲公英一定要整株烘幹,否則會導致汁液流失,效果受到影響。杏仁、小魚幹極易受潮,要適量,否則吸收空氣中水分會變軟。
丹參酒
[材料]
丹參300克,米酒適量。
[做法]
將丹參研碎,加米酒適量浸漬半月,濾取浸出液,過濾去渣,浸液與壓榨液一同進行,加米酒適量使其成為1000毫升,過濾後裝瓶即可。
[功效]
每日3次,每次10毫升,飯前溫服。養血安神。主治神經衰弱,記憶力衰退,怔忡失眠。
枸杞羊腎粥
[材料]枸杞葉500克,羊腎2對,羊肉250克,粳米250克,蔥白5克。
[製法]將羊腎洗淨,去臊腺脂膜,切成細丁;蔥白洗淨,切成細節;羊肉洗淨,枸杞葉洗淨,用紗布裝好,紮緊口,粳米淘淨。再將它們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熬粥,待肉熟、米爛成粥時即成。
[用法]吃羊腎、羊肉,喝粥。
[功效]補腎填精。
[宜忌]適用於腎精衰敗、腰脊疼痛、性功能減退等症。
刀豆炒腰片
[材料]刀豆250克,豬腰1對,酒、鹽、濕澱粉、薑適量。
[製法]將豬腰撕去衣膜,居中對剖,去臊腺,用沸水衝淋後切成薄片,加適量酒、鹽醃15分鍾,拌濕澱粉。在溫油中爆香薑片,入腰片滑熟盛起。刀豆切成片,放溫油中煸炒透後加少量水煮沸,調味,燜煮3分鍾,下腰片炒勻,勾芡食用。
[用法]佐餐隨意食用。
[功效]溫胃益腎,止腰痛。
[宜忌]可作為妊娠期婦女及中老年人之膳食
女貞子酒
[材料]女貞子250克,醇酒750毫升。
[製法]女貞子研碎後,放入酒中,密封,5天後使用。
[用法]每天空腹飲1~2小杯,每日2次。
[功效]滋陰退熱。
[宜忌]適用於陰虛內熱、腰膝酸軟、頭暈目眩、須發早白等症。
節令美食
“芙蕖泛水,豔如越女之腮”。在水生的花卉中,最豔麗的要屬於荷花了。荷,又命名為芙蕖、水芝、菡萏。原來產於印度,在我國栽培也經曆了三千多年的曆史了。早在《詩經》中就有“彼澤之陂,有薄有荷”的記載,荷蓮非但是赫赫有名的觀賞花卉,而且食用、醫療價值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