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苡仁用清水浸泡透,效果更佳。
每日1次,連續食用1個月。
脾虛便難者及孕婦忌食。
黃花炒豬腰
[材料]
黃花菜50克,豬腰500克,食鹽適量,芡粉5克,生薑2克,蔥3克,蒜3克,白糖7克,味精05克,菜油適量。
[做法]
豬腰片開,清洗幹淨,切成腰花;黃花菜用溫水泡開。
炒鍋內菜油燒熱,先煸炒蔥、生薑、蒜等使其成為佐料,再爆炒豬腰花至色變熟透時,倒進黃花菜、食鹽、白糖,再煸炒片刻,勾芡,待湯汁明透即成。食用時,加少量味精。
[功效]
補腎,通乳。可用於腎虛腰痛、耳鳴患者及有更年期症狀者。
[注意]
每周3次,連續食用2個月。
感冒便溏者禁食。
板栗燒豬肉
[材料]
板栗250克,精豬肉500克。
[做法]
肉洗淨切塊,板栗去殼,切成兩半。鍋內加入植物油,下蔥花爆香,再放豬肉、板栗,加鹽、豆豉、薑、清水酌量,武火燒沸,文火燉熟即可。
[功效]
潤燥、化痰、和胃。可用於肺燥型久咳、少痰、慢性氣管炎等症。
火麻仁粥
[材料]
火麻仁10克,米(酌量),鹽或糖均可使用(口味自行決定)。
[做法]
火麻仁洗淨,浸泡備用;米放進鍋內加入適量的水。將火麻仁搗碎,放進米鍋內,用小火煮,使其成粥狀,加入鹽或糖,即可。
[功效]
此粥潤燥、潤腸、通淋。可治療腸燥便秘、產後便秘、膀胱濕熱、瀝等。尤適中老年人腸燥便秘,火麻仁用量不宜過多。
木瓜排骨湯
[材料]
排骨250克,木瓜1個,薑、蔥、料酒適量。
[做法]
排骨切塊,用熱水燙去腥味;木瓜去皮去籽。將水煮沸放入排骨、木瓜、蔥、薑、料酒,用小火燉煮3小時。熄火後,去掉蔥、薑,盛入碗中,撒上少許鹽即可上桌。
[功效]
潤腸利尿。
山楂荷葉茶
[材料]
山楂25克,荷葉10克。
[做法]
山楂洗淨,浸泡片刻,備用;荷葉洗淨,浸泡片刻,備用。山楂、荷葉共同放進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煎熬,煎熬至減半,去渣,即可。
[功效]
此茶具有助消化、清頭目、解暑熱等作用。適用高血壓、肝火頭痛、暑熱口渴、消化不良等。
生脈益氣酒
[材料]
人參18克,麥冬50克,五味子30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
麥冬去心,三味藥物清洗幹淨,浸入白酒中,密封2周左右,可開啟使用。
[功效]
補氣斂汗,養陰生津。主治暑熱傷氣,汗出淋漓,身體乏倦,以及久嗽虛喘,痰少氣短,口常渴,脈虛數。
[注意]
每日服用1次,每次10~20毫升,最好在清晨飲用。
炒鱔絲
[材料]鱔魚250克,芹菜、洋蔥、水發玉蘭片各15克,醬油2毫升,黃酒4毫升,白糖2克,味精1克,濕澱粉12克,香菜6克,高湯、豬油、花生油各30毫升,胡椒麵05克,鹽2克。
[製法]將鱔魚宰殺去骨,切成細絲;芹菜、洋蔥、水發玉蘭片切成33厘米長的細絲。將花生油倒入炒勺中,在旺火上燒開,放入鱔魚絲,煸炒05分鍾,即放入芹菜、洋蔥和玉蘭片絲,炒約10分鍾迅速撈出,倒出餘油,把炒勺再放旺火上,加豬油燒熱,放入剛撈出的各種原料,炒勻,放入醬油、黃酒、白糖、味精、鹽、胡椒麵、高湯、濕澱粉,再連續翻炒幾下,即可裝盤,把香菜末放在盤子邊沿。
[用法]佐餐,隨意服食。
[功效]補氣益精。
[宜忌]適用於腎陽虧虛、陽痿,伴有腰痛、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麵色蒼白等症,久服可收到意想不到之功效。
荷花粥
[材料]荷花10~15克,粳米100克。
[製法]當荷花盛開時,采其花瓣陰幹,切碎備用。用粳米煮粥,待粥熟時放入荷花,煮沸即成。
[用法]早、晚服。
[功效]長期服用可使麵色紅潤、容光煥發,皮膚光滑細膩,還可延緩衰老。
節令美食
“香浮笑語牙生水,涼入衣襟骨生風。”這是古人對西瓜的絕佳稱讚。恰值酷暑之時,酷熱難當,若能吃上幾塊冰鎮西瓜,生津解渴,消暑除煩,實為夏日一大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