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核桃枝30厘米,雞蛋3個。
[做法]將核桃枝和雞蛋加水同煮,雞蛋熟後去殼再煮2小時。
[功效]1次1個,1天3次。清熱解毒抗癌。主治子宮內膜癌。
貓耳草煮雞蛋
[材料]貓耳草100克,雞蛋3個。
[做法]貓耳草加水煎,打入雞蛋。
[功效]吃蛋喝湯。清熱解毒,退熱抗癌。主治子宮內膜癌。
節令美食
菰,是我國古代六穀(棕、黍、稷、梁、麥、菰)之一,屬禾本科水生植物。菰結的米稱菰米,又名“雕胡”,是古時極其珍貴的穀物。菰米蒸飯,香氣四溢,貴族們視其為一種佳珍。杜甫在詩中曾稱頌這種飯:“滑憶雕胡飯,香同錦帶羹”。陸遊在《若耶溪上》中也詠道:“九月寒風吹客夜,溪頭紅葉傍人飛。村場酒薄何妨醉,菰正堪烹蟹正肥”。農曆九月是菰成熟的時節,用新菰米煮飯,飯香而蟹肥。再沽上一壺陳酒,與來客小酌一番,一番極美的情趣可想而知。酒仙李白有“跪進雕胡飯,日光明素盤”之句。唐·儲光羲也有“夏末菰米飯,秋至菊花酒”的佳句,足見菰在古人心目中位置之高。據史料載,以菰為飯早在秦漢之前就已有記載。
菰在生長時,若染上黑粉病,穗子會變黑,便不能再結菰米了。這是“秋菰為黑穗”的緣故。但它雖不能結出菰米,其花莖基部細胞異常增殖畸形發展,最後可形成一個紡錘形的膨大腫瘤。這個病體組織便是人們喜食的茭白。在茭白的形成過程中,因受到病菌刺激從而使菰的全株營養都集中到了茭白處,它便突飛猛長,且變得柔嫩多汁,潔白如玉。茭白雖為植物腫瘤,對人體來講卻是無害的。它營養豐富,鮮美可口,是我國獨特的三大名菜之一。
茭白狀似筍,潔白嫩美,有如小兒手臂,故又有“茭筍”、“茭手”之稱。《爾雅》中稱之為“出隧”。另外還有“綠節”、“茭瓜”、“菰菜”等多種別名。目前,茭白在我國南北諸省都有一定麵積種植,且品種繁多。五、六月采收的為五月茭,也叫“蠶茭”。秋季收獲的為九月茭。其中,杭州的“杆子茭”形如織布杼子,肉質潔白,每個重為100~150克,且質地很好。有的茭白狀如長棒,故稱“象牙茭”,每個也都在100克以上。“半大蠶茭”、“杼子蠶茭”等都是茭中上品。
茭白含有豐富的營養。據測定,100克茭白含蛋白質14克,糖4克,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鐵,其含量分別為冬筍的6倍和11倍。另外還含有較多的無機鹽。
茭白是一種“無色蔬菜”,脫去外皮,潔白喜人,可作為素食涼菜佐酒,也可與肉絲、肉片、魚片、雞丁等炒食。將其切成厚片,在開水中焯一下撈出控幹,再將香油加熱到七、八成,放入蝦子炸至金黃,佐以醬油、味精、高湯作汁,澆在盤內茭白上,便可製成色香味俱全的佐酒小菜——“熗茭白”。喜吃火腿的人,用火腿炒茭白,紅白相間,清脆鮮美,引人食欲。若對糟感興趣,炒茭白時還可稍加一些香糟,其味更為鮮美。
茭白、菰米均可入藥,有清熱解毒、除煩、利二便的功能,可治療煩熱、消渴、黃疸、痢疾等病症。茭白與通草、豬腳同煮還有良好的催乳作用。小兒瘡潰經久不愈,取菰草節燒炭外敷有一定療效。菰米還有調和胃腸功效。菰草根可用於燙傷治療。
菰草秸杆中富含粗蛋白、粗脂肪和磷,飴糖或釀酒都可用它,並且菰草秸杆也是不錯的飼料。
夏水欲滿君山青
——小滿話食療
節令特點
每年的陽曆5月21日或22日為小滿。指的是麥類等夏熟作物灌漿乳熟,籽粒開始逐漸飽滿。此時節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溫度適宜,對植物生長十分有利,在江南一帶,氣溫平均22℃左右,最高氣溫可達35℃。
天人合一
小滿時節,萬物繁茂,人體生理活動同樣也處於最旺盛的時期,消耗的營養物質在四季居首位,因此,應及時適當補充,才能使身體不受損傷。
時節至達夏天,治病用藥時應偏於清涼,如菊花、蘆根、沙參、元參、百合、綠豆、扁豆、山藥、冬瓜等類別,配伍煎水代茶、煮粥均可,但切忌過於溫熱,損傷陰津;也不宜過於寒涼滋膩,會致使暑熱內伏,不能透發。
時至小滿,“春困夏乏”,人的精神不易集中,建議大家應經常到戶外活動,吸納大自然清陽之氣,從而滿足人體各種活動的需要。
滋補原則
在夏季六節氣要補充水分和無機鹽。水分的補充方法最好是少量、多次,這樣能夠使機體排汗減慢,減少人體水分蒸發量。鈉的補充,則應視出汗多少而定。若一個人工作8小時,出汗量不超過4升,那每天從食物中攝取18克食鹽便已足夠;出汗量超過6升,則另需從飲料中補充,但飲料中氯化鉀濃度最好不要超過02‰,鉀鹽的補充辦法是每日2片鉀片,每片鉀片含鉀25毫克當量。另外,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製品、海帶、蛋類等。
汗液中除含鈉、鉀外,還含有鈣、鎂、鐵、銅、鋅、硫、磷、錳、鉻等元素,若不及時補充,同樣可引起機體水鹽代謝以及酸堿平衡的紊亂,影響耐熱能力,從而誘發中暑。因此,夏季六節氣飲食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和無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