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在懷孕期間,腸胃對冷熱非常的敏感。如果多吃了冷飲,能使腸胃血管突然收縮,減少胃液分泌,降低消化功能從而引起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嚴重時可引起胃部痙攣,出現劇烈腹痛現象。
孕婦的鼻、咽、氣管等呼吸道黏膜,容易充血並有水腫,若大量吃冷飲,充血的血管突然收縮,血流減少,會直接導致局部的抵抗力減低,從而使潛伏在咽喉、氣管、鼻腔、口腔裏的細菌與病毒乘機而入,繼續引起嗓子痛啞、咳嗽、頭痛等,甚至引起呼吸道感染或誘發扁桃體炎等病症。這些疾病都可直接導致胎兒受損。
孕婦貪吃冷飲,胎兒在腹中也會對冷飲刺激產生敏感反應。當孕婦喝冷水或吃冷飲時,胎動會變得頻繁。因而,孕婦吃冷飲應有所節製,以免影響自身和胎兒的健康。
腎衰患者夏季不宜用補
慢性腎衰屬本虛標實之症,雖有脾腎氣虛甚或陽虛之症,根據濕熱之邪貫穿始終的特點,可對慢性腎炎的治療正確辨證施治,在消水補虛時,應謹慎使用溫補之法,尤其是忌用附子、肉桂等溫燥之品。
慢性腎衰在耗氣傷陰、濕熱蘊阻的階段,應當補脾益腎,化濕清熱,使用生黃芪、黨參、白術、生地、丹參、知母、黃柏、川斷、寄生等;在濕熱內盛、正氣虧損、上隔下關的階段,應當益氣養營,化濕清熱,和胃泄濁,黃連溫膽湯加減,常用生曬參、黃連、半夏、竹茹、土茯苓、生白術、黑大豆、晚蠶砂等。因本病的病機主要為濕熱久羈,致氣陰及營血耗竭,氣損雖可及陽,陽虛則處於從屬地位,氣陰複而陽虛自複。不要隨便服用肉桂、附子等幹燥藥物,它們非常容易傷及陰血,誤助濕熱濁邪。可等到濕熱之症基本消失之後,酌情調整健脾補腎、益氣養血的藥物,而溫補以溫潤為主,切忌溫燥。
夏季減肥不宜多吃芥末
減肥,夏季是最佳時節。營養學家們提醒減肥者,夏季忌多吃芥末。
芥末是具有辛辣味的調味品。製作涼拌菜時放點芥末,味道非常好。但是,芥末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可以刺激胃黏膜,產生更多的胃酸,使人產生饑餓感,起到開胃的作用。在減肥期間多吃薺末,會增加食欲。
慢性腸炎患者不宜食用苦瓜
中醫認為,慢性腸炎大多如脾胃虛寒,宜食溫補固腸食物,忌食用苦瓜等寒涼性的食物。這是因為,夏季的苦瓜寒分陽,損脾敗胃,《滇南本草》中記載道:“脾胃虛寒者食之令人吐瀉腹痛。”因此,夏季慢性腸炎患者忌食苦瓜。
肝炎患者夏季不宜食用生薑
生薑是家庭夏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調味佳品,還是一味中藥。需要注意的是,肝炎患者忌食生薑。
生薑主要成分為樹脂和澱粉、揮發油、薑辣素。變質的生薑含有黃樟素。薑辣素和黃樟素可以使肝炎病人的肝細胞發生病變、壞死,以及間質組織增生、炎症浸潤,從而導致肝功能失常。在夏季飲食中,肝炎病人食用生薑,會使病情惡化。
四月南風大麥黃
——立夏話食療
節令特點
每年的陽曆5月5日或6日為立夏。立夏有兩層蘊義,一指夏季開始,二指萬物至此皆已長大,“夏”原意為“大”。但是,全國各地冷暖不均,入夏時間實際上並不一樣。立夏時節炎熱將至,氣溫升高,雷雨增多,動植物也進入生長旺季。
天人合一
立夏是夏季開始的第一個節氣,這個時節應早睡早起,多曬陽光,注意調養情誌,保持肝氣的疏泄,否則,就會傷及心氣,導致秋冬季節
易生疾病。
立夏時節是兒童發育最快的時候,因此,日常生活飲食應十分注意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營養,及時補充鈣質、維生素以及食物營養,尤其要注意兒童和青少年的衣著和體育鍛煉。
此時,在飲食上還應注意忌食性熱升發之物,以免耗氣傷津;也不宜過早食用生冷食物,否則會損傷脾胃陽氣。隨著氣溫升高,日常食物也開始容易變質,夏季應避免飲食不潔之物,防止引起腸道病變。
滋補食譜
開洋熗蒜苗
[材料]
嫩蒜苗350克,開洋24克,紹酒14克,味精3克,精製鹽4克,香麻油28克。
[做法]
開洋清洗幹淨後放小碗裏,加紹酒、沸水適量,使其泡軟。
蒜苗摘洗幹淨,切成4厘米長的段,放入沸水鍋裏焯至變色撈出,瀝幹水放入大碗裏,趁熱撒上鹽,攪拌均勻,並用筷子攪拌好,再將小碗裏的開洋和調味汁倒入拌勻,加入香麻油,用小盤扣住燜1小時左右,在燜的過程中需翻2次,以利入味,食用時裝大盤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