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草莓。每100克草莓中,隻含有37千卡熱量,卻富含62毫克維生素C。另外,初夏吃草莓,可以清理體內垃圾,從而促進新陳代謝。
第十二,貝類食物。1克的蟹或蝦,含熱量僅為1卡路裏,卻含高達18%的蛋白質。尤其是濃醬調製的貝類食物,含有大量膠原蛋白的重要組成成分甘氨酸。如果缺乏甘氨酸,會導致人體脂肪增加,並使結締組織鬆弛,從而產生皺紋。
第十三,西紅柿。西紅柿必須加熱,才可以釋放出番茄紅素,發揮抗癌的功用。另外,西紅柿還能使男性前列腺疾病發病率降低50%。
第十四,咖啡。喝適量的咖啡,不管冷熱都可以提神。但切忌超過5杯,那樣就不起作用了。
第十五,橄欖油。橄欖油能有效地控製膽固醇。每天食用2~3勺橄欖油,可防止動脈硬化和心肌梗死。
第十六,檸檬。檸檬具有很好的抗癌作用。它不僅含有維生素C,還含有胡蘿卜素、黃酮、檸檬素、香豆素等58種有抗癌作用的化學物質。
藥補與食補相結合
夏季,酷熱的天氣會使很多人感覺不適。所以,人們通常把所有的病因都歸結為“上火”。而中醫認為,掌握去火的關鍵在於食補與藥補相結合。
夏季之“火”是一種致病因素,但有外感、內生之分。外感“火”、“熱”之邪,其實為熱邪,隻是程度不同而已。“火”乃“熱”之極。內生火熱多因陽盛有餘火,或陰虛火旺,或邪鬱化火,或五誌過極,氣機不暢,陽氣不能宣發而致。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低熱、盜汗、心煩、口幹等症狀,為心火中的虛火,可常食用蓮子大米粥,或以生地、麥冬等泡茶喝;而口腔潰瘍、口幹、小便短赤、心煩易怒等症狀,則屬實火,可服導赤散或牛黃清心丸以治療。
第二,幹咳無痰或痰少而黏、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為肺火。可常用百合、紅棗、大米適量煮粥吃,或以沙冬、麥冬泡茶喝。
第三,胃火亦分虛實。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幹口苦以及大便幹硬等症狀,可以經常用梔子、淡竹葉泡茶喝。虛火則表現為輕咳嗽、食量小、便秘、腹脹等症狀;舌紅,可吃些滋養胃陰的梨汁、甘蔗、蜂蜜等。
第四,肝火常表現為頭痛、頭暈、耳鳴、眼幹、口苦口臭、兩脅脹痛等。可以服用龍膽瀉肝丸或龍膽瀉肝湯用以治療。
第五,有腎火者常會出現頭暈目眩、耳鳴耳聾、牙齒過早鬆動、五心煩躁、腰腿酸痛等症狀。可以用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飲,也可以口服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
盛夏宜吃“苦”
夏季高溫、多雨,人體在這一季節裏易出現陽熱過盛、暑濕困脾、津液損傷等變化,此時宜適當進補苦味的食品。
在炎熱的夏季,我國民間有“十苦九補”的說法,即是講多吃苦味食品,有利於調節身體的陰陽平衡。現代營養學研究證明,在苦味食品中含有氨基酸、生物堿、維生素、苦味素、苷類、微量元素等成分,這些成分有解熱除濕、抗菌消炎、幫助消化、增進食欲、促進血液循環、舒張血管、清心除煩、醒腦提神及調整人體陰陽平衡等多種功能,頗合夏季人體所需。
夏季中老年人進補原則
在夏季,人體出汗比較多,因此在飲食方麵,應食用調味稍鹹的菜肴。一方麵可以及時補充鹽分,另一方麵還可避免因出汗過多而引起的虛脫。
適當吃酸
夏季最容易丟失津液,需適當食用酸味食物。水果方麵應多食如西紅柿、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芒果之類,其酸味可斂汗止瀉祛濕,既可以預防耗氣傷陰,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另外在做菜時可適當加點醋,醋酸可以殺菌消毒,從而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生。
夏季老年人進補原則
夏季是一年中人體代謝最為旺盛的季節。
然而,悶熱不堪,大汗淋漓,食欲不振等情況卻讓許多中老年人吃盡“苦頭”。
北京二九二醫院的營養師指出,夏季中老年人進補應遵循如下八項原則:
第一,宜清淡可口,避免油膩、難消化的食品。
第二,宜重視健脾養胃,促進消化和吸收功能。
第三,宜清心消暑解毒,避免暑毒。
第四,宜清熱利濕、生津止渴,以平衡體液的消耗。
第五,出汗過多、氣津兩虛者,宜適量服用西洋參,其養氣養陰效果最佳。
第六,患有陰血氣虛者,宜選用滋陰補血之品,如當歸、首烏、熟地黃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