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滋陰,涼血,補血,美容。適於陰虛脾弱、更年期患者食用。
[注意]
實邪患者勿食。
黨參墨魚湯
[材料]
黨參30克,墨魚400克,雞肉200克,料酒20克,薑15克,蔥20克,鹽5克,味精5克,胡椒粉5克,雞油25克。
[做法]
黨參洗淨切段;墨魚泡軟後切塊;薑拍碎,蔥切段。
將黨參、墨魚、雞肉和配料同放燉鍋內,加水25升,置旺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燉煮40分鍾,加調味料即成。
[功效]
滋陰,養血,美容。適於陰虛氣弱及有更年期症狀者食用。
[注意]
有實邪、氣滯、怒火盛者勿食。每日1次,佐餐食用,連續食用1個月。
茡薺燉海蜇
[材料]
荸薺500克,海蜇300克,豬排骨300克,料酒20克,薑15克,蔥20克,鹽7克,味精5克,胡椒粉5克。
[做法]
荸薺去皮,切成兩半;排骨洗淨,切段;海蜇洗淨,切段;薑拍碎,蔥切段。將海蜇、荸薺、排骨和配料同放燉鍋內,加清水25升,置旺火上燒沸,再用小火燉煮半小時左右,加入調料即成。
[功效]
清熱,化痰,美容。適於肺熱及有更年期症狀者食用。
[注意]
加入料酒,有助於除去排骨血腥味,使藥膳味更佳。
每日1次,佐餐食用。連續食用1個月。脾胃虛寒及血虛者慎食。
甲魚蜜糖
[材料]
甲魚1隻。
[做法]
將甲魚洗淨,置於清水中燉至微熟,加入蜂蜜30毫升,甲魚燉至爛熟,食之。
[功效]
甲魚肉可滋陰、涼血,治骨蒸勞熱等疾病。蜂蜜可滋養,潤燥,解毒。二者合一,不僅對心髒病、腸胃病和貧血均有良好的效果,同時還可促進生長,預防疾病。
荔枝粥
[材料]
幹荔枝15枚(去殼取肉),蓮子、淮山藥各180克,瘦肉300克。
[做法]
和煮粥方法相同,每周吃2次。
[功效]
豐胸美乳,去火止燥。
豆腐潤燥湯
[材料]
豆腐150克,生石膏15克。
[做法]
豆腐衝淨,切成小方塊,備用。豆腐、生石膏放進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用小火煎熬,約3~4個小時,即可。
[功效]
此湯解毒、潤燥、降胃火、清肺熱等。可用於治療口瘡、咽喉炎、肺熱咳嗽、胃熱牙痛等症。
[注意]
隻可用生石膏,不可用熟石膏。
番紅花茶
[材料]
袋裝紅茶2包,檸檬汁(檸檬兩小片量),糖少許,番紅花1克。
[做法]
將袋紅茶放進茶杯內,倒進沸水。將檸檬汁、糖放入杯內,取出茶袋。再將番紅花放進茶杯內,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
有利於消化、發汗、通經等。止輕微頭疼。
[注意]
須趁熱飲用,孕婦禁用。
益母草酒
[材料]
益母草80厘米(切細段),甘味料230厘米,米酒1升,密封容器。
[做法]
將益母草、甘味料、米酒一同放進容器密封好。置於陰涼通風處,約2個月,即可。
[功效]
有助於補血、利尿、消炎、去熱、解毒等。
[注意]
飲用時間應於飯前或飯後。每日一杯,約20毫升。須將藥渣去掉飲用。女性適用。
節令美食
桃花盛開的時候,春季“蝦汛”便也隨之而來了。這時,在黃海越冬生活的蝦群,為了返回渤海灣生兒育女,便成群結隊向千裏之外的渤海灣各處河口洄遊。蝦群這種群體性洄遊的習性,在生物學上被稱為“產卵洄遊”。這時的對蝦,正處在產卵前期,個個體豐肉厚,殼薄色青,瑩晶透明,惹人喜愛。因而,春季“蝦汛”是漁民捕蝦的黃金時節。
我國對蝦在蝦族中是最負盛名的。體長肉厚,肉質鮮美。煮熟後鮮紅油亮,香氣飄溢,味壓諸鮮,在國內外都享有美譽。對蝦,又名大蝦,軀體肥大,每尾長15~23厘米,體重一般如50~80克,最大的可長到150克。標準對蝦8尾就有500克重。新鮮對蝦晶瑩剔透,透過甲殼便可看到蝦體的內髒,因此對蝦又得名“明蝦”。因對蝦主要產在渤海和黃海區,在蝦族分類學上又叫作中國對蝦或東方對蝦。雌蝦和雄蝦在體色上略有不同。雌蝦一般為青藍色或褐色,漁民俗稱其為青蝦。雄蝦略呈褐黃色,故被稱為黃蝦。
對蝦的壽命一般隻有一年,除了極少數能活到第二個冬季外,大部分在產卵後就會死去。對蝦的壽命雖短,但在它們的一生中,卻要經曆多個生長發育階段,而且要經曆2次長達千裏的洄遊。對蝦對水溫比較敏感,難以在寒冷中生存。因此,當水溫下降到10℃以下、寒季來臨之前,它們便集結起來,向水溫較高的黃海遊去。它們日夜兼程,每天以約50海裏的速度,沿著大陸架向南進軍,最後準確抵達黃海中部越冬。對蝦的南下,在生物學上稱作“越冬洄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