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不宜。
槐花米清新湯
[材料]
槐花16克,豬大腸250克。
[做法]
槐花米衝淨,浸泡備用;豬大腸洗淨,切成小段,備用。將槐花米塞進大腸內,再把大腸兩頭用線紮緊。然後將其放進鍋內,加水(酌量),用小火熬煮,約3個小時,即可。
[功效]
此湯潤腸,清大腸濕熱等。適用便秘、痔瘡、痔瘡出血、痔瘡脫肛等病症。
香菇茶
[材料]
香菇100克。
[做法]
香菇洗淨,浸泡至軟,備用。將香菇切成絲狀,然後放進茶壺內,衝入沸水,加蓋,泡5~10分鍾,聞到香菇味,即可。
[功效]此茶美容、治癌、降血壓、健身等。
天門冬酒
[材料]
天門冬12克,甘味料2克,米酒1升,密封容器。
[做法]
將天門冬、甘味料、米酒一同放進容器內,密封住。放在陰涼通風處,過2~3個月,即可。
[功效]
美容、止咳、強身等。
[注意]
飲用時間為晚飯前與睡前。須將藥渣去掉飲用。每日2杯,每杯約15毫升。男女均適用。
雞蛋三味湯
[材料]雞蛋1個,去心蓮子、芡實、淮山藥各9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蓮子、芡實、淮山藥熬煎成藥湯,再將雞蛋煮熟,湯內加入白糖適量,即可。
[用法]吃蛋喝湯,每日1次。
[功效]補脾,益腎,固精安神。
[宜忌]適用於腎虛遺精。
溜炒黃花豬腰
[材料]黃花菜50克,豬腰500克,素油、蔥、薑、蒜、鹽、糖各適量。
[製法]將豬腰切開,剔去筋膜、臊腺,洗淨,切成腰花塊;黃花菜用水泡發,撕成小條。
炒鍋內放素油燒熱,先煸炒蔥、薑、蒜,再爆炒豬腰,至變色熟透時,加黃花菜、食鹽、糖,煸炒片刻,加芡粉,至湯汁透明即可。
[用法]頓食或分頓食。
[功效]養血平肝,補腎通乳。
[宜忌]適用於腎虛腰痛、耳鳴、產婦乳少等症。
枸杞蒸蛋
[材料]雞蛋2個,枸杞15克,熟豬油40克,調料適量。
[製法]雞蛋破殼入碗中攪散,加精鹽、味精、濕澱粉、冷清湯各適量,調散成蛋糊,枸杞沸水浸漲,蛋糊入籠,沸水武火蒸約10分鍾,撒上枸杞蒸5分鍾;另將熟豬油加醬油同蒸化後,淋在蛋麵上。
[用法]每日1次。
[功效]補養陰血。
[宜忌]適用於血虛頭痛、頭暈心悸、神疲乏力、遇勞加重,或血虛發熱,熱勢或高或低,勞則加劇,肌熱煩渴、麵色不華等症。
節令美食
春節,大江南北都有吃年糕的習俗。人們借年糕諧音,而寓“年高”、“年年高”之意。
民間吃年糕也有紀念伍子胥之說。相傳春秋時期,吳王闔閭為防止敵人侵略,便命伍子胥建造闔閭城池。闔閭城建成之後吳王大宴群臣,舉國上下一片歡騰。而建城有功的伍子胥卻悶悶不樂。一日,他對左右部將說:“我若去世後,如果吳國遭難,人民饑苦無著,你們可在東門下掘土數尺,民饑可救。”後伍子胥果然遭讒身亡。越國乘勢對吳發動戰爭。戰爭給百姓帶來了莫大災難,民不聊生,饑民遍野。眾人在危難時忽然想起了伍子胥生前的話,於是部將們便依伍子胥所說率領民眾拆磚挖城。挖下三四尺後竟發現基磚竟是由糯米堆砌而成,眾人大喜,洗淨後蒸食充饑,從而緩和了饑荒。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伍子胥備戰備荒之功績,每逢過年便要蒸年糕紀念。
“千裏不同風”。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吃年糕的風尚、品種也多種多樣。北京的年糕多為江米所做,有“白年糕”、“紅棗年糕”、“百果年糕”等。北京郊區則喜歡黍米年糕。山東人喜歡“紅棗黃米糕”,泰山腳下的人們則把黃米麵年糕叫作“黃麵窩窩”。在南方的風味年糕中,又數廣東、蘇州的年糕最為講究。
北京“稻香村”的百果年糕、脂油年糕也是源於蘇州的。現在蘇州的脂油年糕可分為玫瑰、棗蓉、桂花、薄荷四種。不僅外觀豔美,而且香糯潤甜,食而不膩,在海內外都享有盛譽。
海南人一進臘月,便開始製作年糕,這已成為節日的重要食品和禮品。海南年糕含糖量特別高,比例為糯米5千克,砂糖35千克,外加適量紅棗、芝麻。蒸製時用香蕉葉墊屜,風味更加與眾不同。
豫西人過年時吃棗糕。河南人吃棗糕饃。有些地區則喜歡吃鹹年糕,以南瓜絲、蘿卜絲為料,將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再加入配料拌勻,上屜蒸製。配料應提前加工好,加工配料時,先將蘿卜絲與五花豬肉絲、蝦皮等同炒,調以五香料、胡椒麵、味精等佐料,炒好後趁熱與米漿拌勻再蒸。
家庭自製年糕一次不要蒸得太多,以防吃不完存放過久從而變質。蒸好的年糕應放在通風處保存。年糕存放時間與其中糖分含量成反比關係,糖分越高則越不易變質。高糖年糕在常溫下一般可存放1~3周。年糕表麵出現黑斑即表示已經發黴不能再吃。蒸熱後如果變酸,則也表明已經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