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投資者關係十問(3 / 3)

新上市的企業可以先著手了解公司現有的股東需求。IR公司、主要機構投資人和投資銀行都是公司在華爾街的“耳目”。不過公司應當了解的是,投資人和投行在本質上還是依照自己的利益行事,不會向公司透露他們最直接的目的和意圖。這也就說明了為什麼一個IR公司可以在準確傳遞華爾街的意見時,發揮極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至於確保公司信息有效及時地為投資者所接受,關鍵要素簡單明了:一致性、透明和信譽。

《首席財務官》:CFO們的工作往往很繁忙,既要參與公司戰略製定,也要進行財務管理,您認為CFO應該怎樣合理分配與海外資本市場溝通的時間?大概會占到多大的比例?

Ashley:CFO的時間分配因企業而異。對於已經設立了財報/企業融資部門的中小企業,我們建議CFO投入大約20%的時間與投資者溝通。這包括每周至少花一個小時的時間與IR團隊討論工作, 包含一個深入華爾街以及熟知公司所在的行業的資深顧問,以確保CFO的時間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我們通常會與公司目前的投資人、潛在投資人、賣方分析師以及其他相關人員進行溝通,並且隻把最重要的、值得管理層親自關注的問題轉交給企業。我們還會確保管理層在與華爾街交流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從容應對,避免不慎違反美國證監會的規定。

《首席財務官》:那麼CFO們應該如何提升與資本市場溝通的效率?對投資者進行合理的分類是不是一個有效的途徑?上市公司如何對投資者進行合理的分類?

Ashley:應當管理和控製CEO和CFO直接麵對投資人渠道和時間,保證他們有充分的時間來管理和運營企業。有些中國企業的CFO花將近99%的時間在外出差會見投資人,這令我十分驚訝。我相信這絕對不是一個有效的工作方式。一個理性的投資人也不願看到這樣的狀況。

CFO不應當直接立刻麵對投資人,而是應當由一個谘詢顧問或IR專家與之先進行溝通。了解了投資人的疑慮、投資特點和過去的投資記錄後,再由CFO與投資人直接溝通。

重申剛才的觀點,我們通常衡量一個基金的以下情況來決定該基金投資人是否值得占用管理層的時間:管理的總資產規模;基金類型(共同基金,對衝基金等);投資風格(合理價格成長型 、激進成長型、價值型等);在公司所在行業以及該基金對公司同類企業的持股情況;與該企業過去的會麵和溝通記錄;該基金是激進投資者還是被動投資者。

《首席財務官》雜誌:股價往往被用來衡量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管理水平,如何正確看待股價和IR之間的關係?除股價之外,有沒有其他一些評價架構和指標體係?

Ashley:我非常不讚同用股價來衡量上市公司投資者關係的管理水平。

我認為,考察IR工作有效性的最直接的標準是,分析師對企業的盈利預期相比公司實際盈利狀況的準確性。有效的投資者關係工作減低了投資人的認知和企業實際運營結果之間的差距,從而減少了投資人對公司實際財務數據的“驚訝”。

無論公司是在良好的盈利狀況還是處於一個極富挑戰性的市場環境,有效的IR能幫助公司有效掌控投資人預期,降低投資人對公司實際財務數據的“意外”,並且業績符合分析師的預期。當然有人會認為IR將推高股價,但是宏觀經濟環境、大宗商品價格、氣候和流通股規模都會對股價產生影響。

還有人會認為很多企業並沒有分析師跟蹤,甚至“分析師的作用在今天越來越無足輕重了”,其實這隻是更加凸顯了理解投資人對公司的預期,以及主要大股東對企業進行估值的財務模型的重要性。換而言之,你的主要投資人對公司2010年盈利狀況的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