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最好的保健醫生是自己 (2)(3 / 3)

健康需要自己捍衛

每個人的健康與長壽,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環境的影響,這是健康綜合觀的最科學、最全麵的提法。這裏,它科學地提出了自我保健的重要性,強調“自己的康壽要自己負責”。目前,人們據此提出了“不活百歲是自己的過錯”、“康壽無秘訣,關鍵在於自己”、“健康要靠自己去捍衛”的箴言。

從客觀上講,人群全都依靠醫學界的保健服務是不現實的。世界人口中,健康人群與疾病人群各占1/4,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人群約占2/4。目前醫學界隻承擔著對1/4有病人群的有限服務,其餘2/4中間人群與1/4健康人群的保健服務,還遠遠無法滿足。而3/4人口,同樣迫切地需要保健服務,日益提高的公眾健康要求與醫學界相對狹窄的服務範圍之間形成了一對突出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便是多數人應實行自我保健。其實,自己的健康靠自己負責這一正確思想,由來已久,自己應對自己的健康負起責任來,至少不要自我摧殘。這裏最有效的方法是學習各種保健知識,增強自我保健的自覺性。

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生物進化,形成了適應自然界種種條件的高度協調、高度自動化的物理功能,並能代代遺傳,這就是人類體質健康的基礎。

同時,人們又通過對自然和社會客觀規律的認識與實踐,創造了醫學科學技術,使其成為人類健康的“保護神”。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先輩們也積累了大量的養生方法,而且今天仍有價值。如果現代人都能或多或少地掌握這些醫學科學知識,那麼人們也就成了自己健康的“保護神”。

一句話,健康隻有自己才能捍衛。

把健康握在自己手中

自己來保護自己的健康,這已成為我國保健發展的趨勢。自我保健的內容是:

利用自己所掌握的醫學知識和養生保健手段,在不住院、不求醫生和護士的情況下,依靠自己和家庭力量對身體進行自我觀察、診斷、治療、護理和預防等工作。

逐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立起一套適合自身健康狀況的養生方法,以達到健身祛病、延緩衰老和延年益壽的目的。

自我保健意味著自己把握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在遇到小病、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病以及和生活方式相關的疾病而需要外科手術或到醫院就醫時,你知道該做什麼。另外,自我保健也意味著你懂得改善周圍的環境,避免不良環境對身體的侵害,如避免間接吸煙、盡量不接觸汙染物。

自我保健的內容十分廣泛,可以服用有益身體的補充劑,如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類食品或補品;可以利用意誌力減壓,學會放鬆身心;更要注意心理健康,加強自律,增強求知欲,激發自己的信念和耐力。

【貼心提示】

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識,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提高預防和控製疾病的能力,是每個健康生命的必然選擇。永遠不要把健康交付到他人手中,而要緊緊地握在自己手中。

2多學保健知識才能做自己的保健醫生

隻有更多地掌握和儲備健康知識,人們才能準確地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才能有效預防各種疾病的發生,隻有科學地鍛煉與生活,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和長壽。

儲備足夠的健康知識至關重要

你真正了解自己嗎?你能做我自我保健的工作嗎?健康是人生最為寶貴的財富,然而,我們掌握的健康知識與其他任何生存技能方麵的知識相比又是何等的貧乏。

生活中,我們常見無數飽學之士,專注於職務、工作、學習,卻連最起碼的保健知識都沒有,不懂得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一旦病魔纏身,終身不能酬其壯誌,隻能讓人空白歎息。身體的損耗往往預示著事業的早衰早落。

作為一個現代人,在我們的知識體係中,保健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現代文明生活的重要象征,也是人類壽命不斷提高、社會不斷進步的保障。

健康知識是指關於維護健康、預防和消除疾病的方方麵麵的知識,包括營養學的知識、健身養生的知識;對醫療保健係統等健康監測手段的認識和了解;疾病和損傷的預防和簡單處理,以及對身心保健術的一定掌握。概括地說,健康知識是基於個人健康的所有必要的有益信息。它針對個人的健康狀況,以個人的全麵身心健康為最終目標,而不需要麵麵俱到,也不需要你成為保健專家和醫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