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最好的保健醫生是自己 (2)(2 / 3)

4營養合理

健康程度隨體內吸收的物質發生變化。根據最新醫療信息,大多數困擾現代人的疾病,比如心髒病、高血壓、某些癌症、癱瘓性中風等,主要是飲食不合理所致。人體內的所有細胞和各種組織都是由我們所說的食物構成的。關照身體的最好辦法還是采用那種最簡單易行、最廉價的飲食,即:吃什麼也不加、什麼也不去掉的,從地裏長出來的食物。這些食物包括各種穀物、水果、籽粒、豆類、堅果和蔬菜。這些食物每周要變著花樣吃。

5適度控製

不要隻沉醉於一件事,這不光指飲酒,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過度。想想看,有的人一聽說他們應該鍛煉身體,於是就出去跑呀跑,直到疲勞為止,他們真成了跑步狂了。有的人則玩命地節食,以致得了厭食症。他們極端地食用健康食品,甚至連到別人家裏吃飯也不敢。不能灰心,不能走極端。記住這個原則:有益的東西,要適度;有害的東西,要戒除。

6飲水保健

水是免費的或是非常廉價的,盡可大大方方地飲用。為了清潔消化係統,兩餐之間至少要喝8~10杯水。記住,在飯前30分鍾或1小時,飯後1小時之內,最好不要喝水,以免水將胃酸稀釋。胃酸是幫助消化的。我們不僅要把水當作身體的清潔物,而且還要把它看做一種滋補品,因此,要定期地洗溫水澡,然後,逐漸過渡到衝涼水澡,這樣可以將你的毛孔打開,使細胞活躍,它們不停地運動。

7堅持鍛煉

在新鮮的空氣中鍛煉身體有助於排除體內的各種毒素和廢物。每天早晨到外麵活動活動胳膊腿兒。找一種你自己喜歡的,適合你年齡的運動,比如,步行或騎車去商店。

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這樣的理念:“自己的健康自己負責。”

健康的得來,不能片麵地迷信醫生,也不能片麵地依賴藥物,它更來自於自身的努力,需要用健康的心態、健康的觀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去麵對疾病的侵襲。事實上,不僅僅在疾病纏身時,在平日身體尚好的情況下,隻要懷著健康的心態,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度過每一天,疾病就會在你麵前望而卻步。最明智的原則就是:“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據哈佛大學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健康生活往往是一個人在飲食、體育鍛煉和如何對待逆境等問題上做出正確選擇的結果。

這項研究工作從1940年開始,它對各種類型的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60年的跟蹤調查。

研究人員首先確定了導致健康、幸福和長壽生活的7個因素:適量飲用酒精飲料、不吸煙、婚姻穩定、體育鍛煉、體重適中、克服困難的積極態度和心情開朗。

哈佛大學醫學係教授喬治·瓦利恩特指出:“一個人活得健康幸福並不取決於命運,而是取決於我們的基因和我們自己。”

健康把握在自己手中,為了健康,就要關注和愛護自己的身體,養成良好的習慣,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貼心提示】

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不要長時間看書寫字、看電視、用電腦

看書寫字、看電視時間過久,易引起眼睛疲勞、目眩、頭暈、心悸、失眠,且因目屬肝,肝藏血,易導致肝血不足,誘發血虛症。

2不能長時間臥床

長期臥床,新陳代謝降低,體表及內髒血管收縮,血流緩慢,氣血運行不暢,易造成精神不振,周身無力,懶言怕動,動則氣喘,易導致氣虛症。還易因肺氣不足而誘發墜積性肺褥瘡等疾病。

3不能長時間坐著

長期坐著,肢體缺乏活動,肌肉缺乏鍛煉,易發生肌纖維萎縮,肌力減弱,消瘦乏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

4不能長時間站著

久站不動,軀體重量全由以腳下肢骨承擔,易發生下肢靜脈血液上行回流不暢,易引起小腿靜脈曲張,導致腳、腿、腰部關節炎,甚至引發腳背踝部浮腫等。

5不能長時間步行

老年人長途步行,容易發生腳筋扭傷、跌倒或心血管病引起意外事故等。

把健康握在自己手中

1健康靠自己捍衛

健康不是別人賜予的,更不是一成不變的。健康隻能靠自己捍衛,隻有自己才能築起健康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