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最好的保健醫生是自己 (1)(3 / 3)

8牙齒完整、清潔:牙齒無缺、無空洞、無痛感,牙清潔,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光澤:頭發無頭屑、無脫發、有光澤。

10肌肉、皮膚富有彈性:肌肉、皮膚無萎縮、富有彈性,走路感到輕鬆。

良好心理狀態的標準

良好的心理狀態應該包括情緒的穩定、心理的成熟等,具體標準如下:

1對環境有較強或很強的適應力,能根據環境的需要而改變自己。

2充分了解自己,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做到自尊、自悅和悅人。

3生活目的切合實際,包括個人所從事的事業多為實際的、可能完成的工作,家庭目標的實現也如此。

4與現實環境保持一定接觸,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擊,無過度幻想。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視社會標準的不同而變化,自我意識和社會化程度都較好。

6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

7在集體中能與他人建立並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

8能適當地發泄情緒。

9在不損害社會和集體利益、不影響他人的原則下,達到個性的發揮。

10在不違背社會規範的前提下,對個人的基本需求做恰當的追求,並有滿足此種需求的相應能力。

這些標準,具體、全麵地給健康的內容作了詳細的闡述,希望我們能朝著這個共同的健康準則前進。

【貼心提示】

你知道自己的生存質量處在什麼狀況嗎?我們可以自己測一測個人的生存質量。

測定生存質量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體格檢查:主要是與疾病有關的症狀、體征檢查。

2生理機能檢查:包括髒器與內分泌功能(如性功能)、感覺功能(如視、聽、味覺及肌膚感覺)、運動功能和免疫功能檢查。

3日常生活能力:包括生活處理能力、體育活動、生活樂趣(業餘愛好範圍)、生理需求(食欲、睡眠、性)等。

4心理狀態:包括日常心理(不安、壓抑、緊張、輕鬆、自信)、處事心態(憤世嫉俗、大驚小怪、處事泰然)、審美情趣(服飾觀、鑒賞力、幽默感)。

5社交適應能力:包括與親友、同事聯係的廣度、頻度與融洽程度,以及參加社團活動的數目與頻度。

6職業承受能力:包括在崗天數、完成工作數量與質量、主動性、積極性及進取性。

7對健康的自我感覺:包括給自己健康狀況評分,對5年內健康狀況的估計,對5年後的展望,有多少種痛苦及其幹擾程度有多大等……

3發現身體異常靠自己

我們是身體的主人,健康是我們的財富,要想真正認識健康,擁有健康,就要具備發現身體異常的能力,要想發現身體的異常,首先要認識自己的健康。

認識自己的健康

許多人僅僅根據身體的外表來判斷自己是否健康,其實這是極端錯誤的,等到身體出現異常往往已無法補救了。輕微的症狀,最後也會導致嚴重的疾病,因此隻要健康稍有不正常的現象,就應該立即注意。認識健康已經成為今天的一個重要課題,隻有認識健康才能擁有健康。

每個人生病以前都是健康的,但在健康狀況出了問題後,你是否意識到,隻有在病情尚未惡化之前及時預防,才能免於疾病的痛苦。

日常生活中,很多征兆我們必須隨時注意,包括體重、消化及排泄的情況。如果體重維持不變,消化與排泄均保持正常,那麼應該不用擔心自己的健康狀況。這些事情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卻是維持健康極其重要的因素。如果你能夠每天運動,比如遊泳或慢跑,你就能意識到自己的體重是否過重或過輕。如果短短的距離就使你感到疲倦不堪,那麼就應該檢查一下你的飲食、睡眠及體重。如果你的皮膚看起來幹燥或是身體的感覺欠佳,你可能缺乏維生素A或維生素C,或者兩者都缺乏。牙齒或骨骼方麵的問題必須長期規劃才有效果,你不可能改變牙齒或骨骼的組成,但卻可以防止它們變得更壞,維生素D與鈣質對它們很重要,千萬不要以為你已經停止成長就可以忽略它們的供給。

任何食物,隻要能夠供給維生素,對於肌肉的發育以及身體姿勢的矯正都會有很大的幫助。良好的姿勢表示身體的肌肉與骨骼都處於適當的位置。緊張、疲勞以及不好的姿勢都會導致頭疼、血液循環不良、骨骼與關節發展畸形以及其他疾病。如果站和坐的姿勢不對,你的身體會養成習慣,最後就很難矯正了。

健康要靠自我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