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慶轉型正途(3 / 3)

未來大慶油田天然氣上產的希望主要寄托在塔東勘探區。塔東勘探區是由中石油劃撥給大慶油田的區塊,是大慶的戰略儲備區,天然氣儲量比石油更豐富。塔東勘探區繼古城6井取得突破後,古城8和古城9井也先後獲得了高產工業氣流,該區塊的古城地區呈現出了多層係、規模含氣的有利場麵。

另一方麵,大慶正在引入更多的外部管道天然氣進入大慶,希望在大慶形成一個天然氣樞紐中心,加大天然氣處理能力。

從世界能源結構來看,天然氣的比重不斷增加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薑鑫民表示,目前主流的判斷都認為,在2030年之前世界仍處在油氣時代。油基本上是穩產,甚至增長非常緩慢,而氣的增長明顯快於其他的化石能源。學界普遍認為,2035年到2040年,天然氣將超過石油和煤炭,預計其在一次能源的消費總量中占比將在25%到30%之間,成為第一大能源產品。

求索未來

盡管大慶油田的產量下調,本土區塊開發難度越來越大,但不管怎樣,大慶油田未來仍將以油氣開發為主業。

但是對大慶這樣體量巨大的企業集團來說,每一步微小的轉身都將產生較大的影響,具體轉型戰略方案中的每一個細節都不容有失。

根據大慶油田編製的《大慶油田“十三五”及可持續發展規劃》,未來在優化調整長垣老區產量的基礎上,大慶油田將通過外圍增一塊,海塔補一塊,天然氣上一塊,以及加快塔東地區勘探開發等方式,努力實現以氣補油、以外補內,以增補減。

然而,大慶油田的產量下調仍將是一個難以逆轉的大局。減產對大慶油田來說,不僅僅是收入的下降,經濟效益方麵會產生壓力;減產之後產生的其他壓力,可能將更大。

在90年代中後期國際油價下跌時,大慶油田曾思考過是否還要保持5000萬噸的高產。當時有人提出了適當減產的建議,可是並沒有得到認同。許多大慶內部和外部的人士都認為,大慶油田的發展必須箭頭向上。在當時的高產期間,曾經有一年大慶油田將產量微減了20萬噸,立即引起了各界的爭議。

不過,人們現在都逐漸意識到,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和能源行業的自然規律是不可能人為阻擋的,大慶油田的減產已是必然。

根據大慶油田的計劃,到2060年大慶油田開發100周年之際,大慶將建成百油田,本土油氣產量當量可以保持2000萬噸以上,將全麵建成油氣生產、三次采油、工程服務、裝備製造、油氣樞紐五大中心。

大慶油田轉型發展的另一種方式則是加快實施走出去步伐。據了解,目前大慶油田先後開辟了蒙古、伊拉克、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乍得和阿曼等海外重點目標市場。2014年,大慶油田實現外部市場收入150億元,其中海外市場收入90億元,比2012年增長了15%。

未來在外部市場方麵,大慶油田的規劃是鞏固現有市場,擴大潛在市場,進入高端市場,力爭外部市場收入年均增長保持在10%以上,海外市場達到15%以上。到2020年,大慶油田的目標是使外部市場收入達到300億元,其中海外市場達到200億元以上。

走出去,是大慶油田可持續發展的的必然選擇。前述大慶油田高管介紹說,大慶的技術在世界上很多地區都有發展潛力,期待更多地走出去,以技術換市場。大慶油田已組織了哈薩克斯坦兩個合作油田水驅和聚驅可行性研究,並且在印度尼西亞裏茂區塊進行了三元複合驅試驗。中東地區不少油田還是在采用二次采油技術,這也是大慶油田的三次采油技術走出去的一個機會。

至於大慶油田的其他非油業務,未來將向更加市場化的方向轉型。

目前大慶油田已經選擇了水務公司作為扁平化試點單位,於去年啟動了改革試點工作,整建製撤銷6個分公司級別的單位,將41個基層小隊整合為20個基層單元,由公司直接管理。

從內部的供水公司改名為水務公司,這也體現了大慶油田市場定位的一種轉型。但對於大慶油田各個業務板塊的具體轉型發展方向,仍還在探索之中。

背負沉重負擔的大慶油田,與走向更加市場化的大慶油田,兩者之間的矛盾如何才能做出平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鄧鬱鬆說,每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約束條件,這個約束條件是一定要遵守的。大慶油田的發展不能脫離曆史談現在,而市場化和曆史負擔這兩點其實不矛盾。大慶油田正在往市場化發展,其新進入的員工和新發展的業務都是按照市場規律在運作,過去的曆史問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步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