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壓4000萬噸
2014年,大慶油田的自然衰減率、綜合遞減率創近年來最好水平;三次采油的產油量連續13年保持在1000萬噸以上。根據大慶油田的規劃,到2020年,其油氣產量當量將繼續保持在4000萬噸以上。
然而,經過50多年開發的大慶油田已經是越來越難以增加產量,負責勘探開發的科研人員為此創新了許多新技術以保持4000萬噸的產量。
作為大慶油田勘探開發院的總工程師,伍曉林每天的工作都排得密密麻麻,中午吃飯的時間經常都被壓縮到短短幾分鍾。
大慶油田的全部油氣產量中,三次采油的比重已占到了四分之一。伍曉林對《能源》記者說,目前大慶油田三次采油的產量保持在一千萬噸左右,去年達到了1408萬噸。不過,三次采油的量不一定是每年比上一年量更高,根據目前情況看,預計未來三次采油的產量會保持在1000萬噸/年以上。
與此同時,伍曉林所帶領的團隊目前正在研究采收率更高的三元驅采油技術,它比水驅采油可以進一步提高20%的收益,它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大慶油田的主導開發技術,預計新增可采儲量3億噸以上。然而,這項技術從研究到商業化運用的時間長達27年:1987年,三元驅技術開始室內研究,直到2014年,這項技術才得以工業化推廣。
此外,伍曉林和他的團隊還在研究更新型的二氧化碳驅油技術、泡沫複合驅油技術、微生物采油技術。但這些技術走入商業化的運用階段尚需時日。
除了努力提高采收率,大慶油田還加大了非常規石油的勘探開發力度。去年開始,大慶油田全麵推進致密油的開發。致密油資源雖然豐富,但開發的單井成本要高於常規原油的開采成本。如果油價長期在低位徘徊,現有技術下致密油規模化量產還存在困難。
大慶油田2015年的產量目標是:原油產量3850萬噸,天然氣產量37億立方米,油氣產量當量4145萬噸。4000萬噸以上的油氣當量,大慶希望一直維持到2020年。
大慶油田的一位高層管理人員對《能源》記者說:“完成今年的產量目標,我們是有把握的,但是明年可能會有壓力,因為不知道低油價階段何時結束。如果低油價周期持續更長的時間,相關投資繼續減少,鑽井工作量下降的話,油氣產量穩產的難度會更大。”
油價下跌時縮減投資是世界上所有石油公司都會采取的措施,更加注重效益和市場化的中石油自然也會這樣做。但這對大慶油田的穩產增儲來說則是增加了一定的難度。
有專家建議大慶油田應仍然保持對勘探方麵的高投入。某位到大慶油田調研的地質勘探專家表示,石油企業應該以資源為王,油價較低的時候可以將上產的速度調慢,但勘探的投入不能少,甚至要增加。大慶油田要在4000萬噸油氣產量的平台上長期可持續發展,就應加大勘探投入,提高油氣儲產量的替代率。如果勘探不保證投入,肯定出不來產量。
大慶油田勘探事業部經理崔寶文對此回應說,油價下行之後,的確對大慶勘探方麵的投入造成了一定的壓力,目前大慶對勘探開發方麵也進行了一些改革,比如在組織機構上,將原來的勘探單位進行整合,對有一些重點領域、重點項目專門成立了項目部,加強資源的勘察。在礦權維護方麵,除了利用相關專項資金之外,油田內部也準備籌措一部分資金來保護礦權。
以氣補油
在過去大慶油田的產量結構裏,天然氣所占比例一直很小,不足10%。而在未來,大慶油田的天然氣比重將越來越大。以氣補油是大慶油田今後穩產的主要手段。
天然氣的上產節奏和效益將對大慶油田未來的整體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慶油田向《能源》提供的資料顯示,大慶油田已把天然氣業務作為成長性、戰略性、價值性工程來抓,要做到“穩定伴生氣、提升深層氣、開發中淺層氣”,有效地推進天然氣上產。
大慶油田的天然氣產量最近4年都實現了增長。2014年,大慶總共生產天然氣35億立方米,其中深氣田產量為12.7億立方米。今年,其天然氣產量目標為37億立方米。到2017年,大慶計劃將天然氣產量進一步提升至45億立方米。
為了配合天然氣產量的增加,大慶的天然氣開發處理設施也在擴大規模。大慶采氣分公司是大慶油田天然氣上產主力軍,至今已成立10周年。目前該公司共管理36座集氣站、5座調壓計量站、1座液化站,氣井日產氣量已突破600萬立方米。同時,隨著大慶油田首套天然氣淨化裝置提壓增量,其原料氣處理量將由150萬立方米/日增至200萬立方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