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分布式天然氣發展迎來第二春?(2 / 2)

電力改革對分布式天然氣的發展有促進作用。3月25日,新電改方案9號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深化電力體製改革的若幹意見》向社會公開。新電改方案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還原能源商品屬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構建多買多賣的現貨市場,讓場外買賣雙方都可以競爭和選擇。

“電力市場放開以後,分布式天然氣可以拿到電力公司的銷售電價,大概是0.7—0.8元左右,再加上企業可以拿到2—3元的天然氣價,這樣利潤空間就很大了,不靠財政補貼也具備足夠的經濟性。”馮江華說。

另一方麵,今年3月,工信部聯合發改委、國土部、能源局等部委發布了《國家綠色數據中心試點工作方案》。發布以來,大約有20多個省都表示要積極參加這次試點工作,如北京、上海、廣東、貴州等省。目前統計顯示,我國數據中心的總量超過了40萬個,年耗電量超過全社會用電量的1.5%。而這些數據中心都是分布式天然氣項目的潛在目標市場。

據專委會數據庫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4年底,我國已建和在建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裝機容量已達3.97GW。其中已建成項目82個,在建項目22個,籌建項目53個。

第二春來臨?

有了一係列利好政策的鋪墊,業內人士都在期許未來幾年分布式能源行業的發展會進入第二個春天。

馮江華說,現在各地企業的積極性很高,很多開發區的分布式天然氣項目現在都在談,很多項目現在都開始在啟動了。

“真正將來分布式能源發展重點還是在工業”,馮江華說,發達國家的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大部分都用於工業項目。美國將近1億千瓦的分布式發電將近80%是工業項目,特別是在城市周邊的煤改氣項目,工業項目的容量也比較大,這是今後將來這兩年發展的重點。

麵對現在的大好形勢,黃微也略顯激動地說:“現在再觀望就是傻子了。現在就要開始‘跑馬圈地’了。”

各種利好消息對於分布式能源行業的確有刺激作用,但相關企業目前並不是完全沒有擔憂。

一方麵是很多地方氣價還沒有降到位,氣價的門店價格目前還是高於天然氣的價格。另一方麵,9號文件雖然已經出台,但相關實施細則還沒有製定。

按照慣性,各地的電網公司還是會把控得很嚴格。如果項目不能拿到銷售電價,那麼就需要地方政府財政的補貼。而隻有個別省給了比較高的補貼,像廣西、廣東的有些項目,但多數省份的地方財政情況並不好,隻能給很少的補貼,或者就沒有補貼。

“雖然很多公司都在搞電力直接銷售等,但基本上還沒有進行下去的。因為電力企業一直是壟斷的,目前為止還沒有明顯的變化,個體的電力銷售公司還是在電網公司手裏,所以他們不允許開發區等區域性項目進行電力接入,所以還是有很大的困難。”馮江華說。

而現在電網公司是按照燃煤的脫硫電價收購氣電,大多都是0.4—0.5元,所以即使現在天然氣價格下降,相關企業依舊沒法承受。

馮江華認為,企業現在在等的是電力市場真正放開。如果這些真正都能到位的話,預計到2020年會超出預期。現在還有5年的時間,會發展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