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天然氣發展迎來第二春?
產業
作者:王小羽
隨著利好不斷,分布式天然氣產業或將迎來“第二春”。但氣價下調的落實到位和電力市場能否盡快完全開放,依然是左右其發展的關鍵。
“分布式能源在國內的發展可謂‘命途多舛’”。作為從業十幾年的業內人士,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分布式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微這樣總結行業的發展。
2002年左右,分布式能源開始在國內萌芽。雖然那時天然氣價格比較低,但仍麵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電力並網難、民眾認識度不高、政策缺失,從國家層麵到地方層麵相關的政策基本沒有。
2004年,上海出台了第一版專門補貼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政策。但當時很多地方都是把分布式天然氣項目作為一種噱頭來做,並不是一個市場行為。
201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聯合下發了《關於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的指導意見》,提出“十二五”期間建設1000個左右天然氣分布式能源項目,我國分布式能源產業步入了發展的第一個春天。
可是到2012年底,國家上調天然氣價,增量氣和存量氣相繼上漲,很多項目迫於經濟壓力無法持續,不得不關停,企業也紛紛進入觀望期。
直到2014年國家出台《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示範項目實施細則》,對行業發展產生較大利好促進。今年以來,利好政策不斷,首先是年初國家下調了氣價,並且業內預計下半年還有下調的可能;同時,電力改革的9號文件也已出台。
從一開始噱頭式的炫耀,到2011年左右的第一個春天,再到2013年的“倒春寒”,如今,業內人士紛紛期許,分布式天然氣產業或將迎來“第二春”。
利好不斷
6月5日,中石油昌平數據中心人聲鼎沸,來自各個分布式天然氣企業的50多人在中石油數據中心參觀正在“轟轟”作響的發電機組。“最近來參觀的人比較多。”數據中心的工作人員說。
中石油創新基地數據中心分布式能源項目占地6000多平米,裝機容量1.6萬KW,投資2.1億元左右,國家能源局試點的四個項目之一,是我國具有示範意義的燃氣分布式能源項目。
“今年可以說是分布式天然氣的元年,形勢一片大好。”中國城市燃氣協會分布式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黃微在接受《能源》記者采訪時說,“之前的那麼多年都是在孕育。”
一方麵是天然氣價下降,另一方麵是電力改革,刺激了分布式天然氣的市場的發展。
年初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自4月1日起,將存量天然氣和增量天然氣門站價格並軌,全麵理順非居民用氣價格,同時試點放開直供用戶用氣價格。這次天然氣價格調整,是將各省份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提高0.04元,這樣就消除了存量氣與增量氣每立方米0.48元的價差,實現了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的並軌。
2012年天然氣價的上漲加大了利潤空間,刺激了天然氣上遊的開發和進口。上遊很多項目,包括常規氣田、頁岩氣、進口氣、煤製氣等都加速了開發。同時LNG現在價格下降以後,沿海的進口接收站也陸續在建成。
天然氣供應的大幅增加為分布式天然氣發展提供了十分利好條件。各地的門店價格有明顯的下降,實際上有些地方天然氣價格比門店價格還低一些,這對行業的幫助非常大。分布式天然氣項目基本都是長期的、穩定的項目,有穩定的用戶。“所以如果自己手裏有大批的項目,就可以自己去買便宜的LNG現貨。”北京恩奈特分布能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江華說。
今年下半年,天然氣價格還有下降的可能。據安迅思測算,2015年下半年天然氣價格可能會有0.3—0.4元/立方米的下調。測算依據是替代能源的進口情況。以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替代能源的價格水平製定的天然氣價,較2014年的氣價下跌約18%左右。如果考慮非常規氣源開采成本,以及進口天然氣的成本,若國家調整公式中天然氣與替代能源的替代係數,從85%調整至90%,則天然氣價降幅或縮窄至11%。因此,安迅思預測的2015年下半年天然氣最高價門站價格降幅約為0.29—0.44元/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