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晨練前是否進食無關緊要
許多中老年人都喜歡在早晨空腹進行長跑、太極拳等體育鍛煉,這種做法不利於健康。
對老年人來說,空腹晨練是一種潛在的危險。運動鍛煉需要能量,空腹晨練,無疑像駕駛沒油的汽車。因為經過一夜的睡眠之後,不進食就進行1~2小時的鍛煉,腹中已空,能量不足,再加上體力消耗,會使大腦供血不足,出現低血糖反應,如頭暈、心慌、冷汗,甚至出現低血糖性休克。另外,人體平時的能量來源主要是從飲食中攝入碳水化合物。空腹晨練的主要能源依靠體內脂肪的分解,血中遊離脂肪酸升高,會加劇中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症狀。因此,中老年人晨起進行體育鍛煉前要適量進食。
建議晨練的老年人:①前一天的晚餐須吃好,保證米、麵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的攝入;②晨練前適量進食,應以鬆軟、可口、溫熱的食物為宜,如熱豆漿、熱牛奶、點心、粥、燕麥片、炒胡蘿卜絲、白菜絲等。
(七)運動後多喝白開水
不少人習慣運動後喝白開水解渴,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運動中肌肉活動增加引起機體產熱量的增加,這些熱量存在於體內會引起體溫升高,而體溫過高會影響各種生理功能。因此,機體通過汗液的蒸發散熱。需要散發的熱量越多,則出汗越多。出汗消耗大量體液,因此,運動後一定要補水。那麼為什麼不能飲用白開水呢?這是因為:①白開水達不到補水的目的,越喝越渴。水主要在小腸被吸收,由於滲透壓、濃度的存在,水、電解質比較容易通過小腸黏膜,腸腔的滲透壓是轉運水的重要因素,腸腔內的滲透壓通常為270~290毫摩爾。白開水的滲透壓隻有115毫摩爾,屬低滲溶液,飲用這樣的低滲溶液能有效地促進水的吸收。然而,因為白開水被吸收後導致體內電解質濃度梯度的下降,水會再次穿過黏膜而進入小腸,因此,水並沒有進入人體內環境中。②造成體內礦物質丟失。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還有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當鍛煉者出汗後喝大量白開水,丟失的礦物質沒有得到補充。③過多的水進入胃腸道和血液,增加胃腸道、心髒的負擔。
因此,運動後要喝達到一定滲透壓濃度的礦物質飲料,以少量多次為原則,如淡鹽開水、運動飲料等。運動飲料中除水外還含有鈉、鉀、氯、鎂、鈣、磷等礦物質,此外還有適量的糖,有利於補充丟失的礦物質,促進體力恢複。
(八)鍛煉前先到“氧吧”吸一陣子氧,然後再鍛煉,這就是有氧運動
近年來流行一種長壽的鍛煉方法,叫做有氧運動,是一名叫庫珀的美國軍醫提出的。誠然,有氧運動對防治老年人心血管病是有科學依據的。
有氧運動的真實含義並不是指運動者所處大環境氧氣量如何,有氧運動還是無氧運動,並不是簡單地根據運動項目來劃分,而是按照運動時供肌肉收縮的能量是來自有氧代謝還是無氧代謝而區別的。
有氧運動也叫做有氧代謝運動,是指人體在氧氣充分供應的情況下進行的體育鍛煉。有氧運動的好處是:可以增加氧氣的攝取量,能更好地消耗體內多餘的能量。也就是說,在運動過程中,人體吸入的氧氣與需求相等,達到生理上的平衡狀態。因此,它的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要求每次鍛煉的時間不少於1小時,每周堅持3~5次。通過這種鍛煉,氧氣能充分分解體內的葡萄糖,還可以消耗體內脂肪,增強和改善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鬆,調節心理和精神狀態,是老年人健身的主要運動方式。
而無氧運動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狀態下高速劇烈的運動。無氧運動大部分是負荷強度高、瞬間性強的運動,所以很難持續較長的時間,而且疲勞消除的時間也慢。無氧運動的最大特征是:運動時氧氣的攝取量非常低。由於速度過快及爆發力過猛,人體內的葡萄糖來不及被氧氣分解,而不得不依靠“無氧供能”。這種代謝方式會在體內產生過多的乳酸,導致肌肉疲勞不能持久,運動後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要是想讓自己的身體更強壯一些,可以到健身房去參加無氧運動。不過,在鍛煉的時候,最好聽從教練的指導,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