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適合中老年人的運動項目
適合中老年人鍛煉的體育項目很多,可根據年齡、性別、體質狀況、鍛煉基礎、興趣愛好及周圍環境條件等因素,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下麵介紹一些簡單易學、適合老年人的鍛煉項目。
(一)太極拳
太極拳是我國傳統的武術形式之一,能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增強新陳代謝和調節內分泌功能。太極拳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對大腦皮質和植物神經係統亦有獨特的調節作用,故特別適合高脂血症、高血壓、神經衰弱、消化道功能紊亂及輕度冠心病患者。
(二)氣功
氣功是中國醫學寶庫中獨特的強身保健方法之一,對機體各器官組織有良好的調節作用,長期堅持鍛煉,可增強體質,預防和治療疾病。氣功能消除大腦皮質的緊張狀態,改善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預防和治療胃腸功能紊亂;能降低心率,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能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壓。高血壓患者練氣功後,可降低血壓。
(三)走步
我國民間流傳已久的《十叟長壽歌》有“飯後百步走”、“安步當車久”的說法。走步是安全、簡便、男女皆可、老幼鹹宜的健身手段,不受時間、地點限製,飯後或睡前都可進行,對中老年人尤為合適,能改善血液循環,防止骨質疏鬆及韌帶、肌肉老化萎縮。
走步可分為散步、快步走、倒走、行走上肢操等。
1.散步
用慢速(每分鍾60~70步)或中速走(每分鍾80~90步),每次30~60分鍾。適用於年齡大、體質差或缺乏鍛煉習慣的老年人。
2.快步走
每小時步行5~7千米,每次鍛煉30~60分鍾。可分階段循序漸進,步行時最高心率應控製在每分鍾120次以下。適用於健康老年人增強心功能和減輕體重。
3.倒走
中老年人一般腿腳不靈活,身體平衡能力較差。倒走練習可以鍛煉平衡能力和位置感覺。倒走應注意以下問題:①應選擇最佳時間和地點,如清晨公園裏的平坦處;②每次倒走的距離不超過100米;③可以在一塊空地上反複練習,找一個參照物,到達終點後看看離參照物的偏差有多大,以此衡量平衡能力;④鍛煉時最好結伴進行,通過同伴提示,確保鍛煉安全。
4.行走上肢操
行走上肢操是指在行走過程中,上肢進行伸展運動、肩部運動、擴胸運動、體側運動、體轉運動和拍擊運動等的一種行進間的健身體操。行走上肢操是一種適合中老年人的健身運動。它練習方便,簡單易學,鍛煉效果明顯。練習行走上肢操不需任何專門器械,可在平日的散步或走動中隨時進行。不需要進行專門訓練,在運動中可依據人體結構特點隨意運動,以身體能承受為標準,長期堅持練習,能提高人體平衡能力及對肢體的控製力。
行走上肢操練習要領:①上下肢動作要節奏順暢、協調一致;②上肢擺動要用力,兩臂做伸直動作時要有一定緊張度;③擊拍運動時上肢應放鬆,隨著步伐的節奏,前、後、上、下擊拍。
(四)跑步
1.慢跑
慢跑又稱健身跑,作為強身健體的手段已風靡世界,成為獲得智慧、健美、長葆青春的法寶,也成為現代生活中防治疾病的一種手段,為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選用。中老年人慢跑必須科學、適量,方法得當,堅持不懈。有條件者,最好每天一次,開始鍛煉時每次5~10分鍾,逐步適應後增至15~20分鍾。如每天跑步有困難,可堅持隔天跑或每周三次,每次在20分鍾以上,也能收到鍛煉效果。為了減少膝關節震動,預防膝關節疼痛,應采用科學的慢跑技術:①放腳技術:在慢跑中腳後跟首先柔和接觸地麵,然後向前滾動,令腳掌著地,最後用腳趾蹬離地麵。②步幅:老年人慢跑的步幅宜小。③手臂動作:慢跑時,手臂的擺動應該和腿協調一致,手臂應該彎曲大約90°,自由地沿跑動方向交替前後擺動,不要向兩邊擺,保持手臂和手的放鬆。④身體姿勢:慢跑時,應保持上體基本垂直,控製頭和胸向上。不應像在短跑或快速跑時有意識地使身體前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