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運動篇(2)(1 / 3)

老年人一般選擇早晨進行鍛煉。人體在下午4~6時處於最佳運動狀態,精力充沛,運動量可適當增加,效果較為理想。傍晚也可進行鍛煉。如果在飯前鍛煉,應在鍛煉結束30分鍾後再進食,因為鍛煉時身體內血液集中在運動器官,消化係統處於相對缺血和抑製狀態,若不休息而進食,則食物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如果在飯後進行鍛煉,則應至少在飯後休息30分鍾後才可進行鍛煉,因為進食後的一段時間內,胃腸道中食物充盈,橫膈上頂,影響呼吸,不利於鍛煉;而且進食後血液集中於消化係統,如這時進行鍛煉,會使消化係統的血液分散到運動器官,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如果在晚上鍛煉,則要在臨睡前1.5~2小時結束鍛煉,以免因鍛煉引起過度興奮而影響睡眠。

(六)做好熱身活動和整理活動

熱身活動是老年人體育鍛煉前由安靜轉到運動狀態的過渡階段,好像汽車、火車剛開動時不能開得很快一樣。這些活動雖然強度不大,但很重要。熱身活動可做徒手操、原地踏步或肢體屈伸等,一般做到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即可。鍛煉後要做好整理活動,因為運動時心率加快,呼吸加深,肌肉強烈收縮,這些活動不能隨著運動的停止而馬上終止,而是一個逐漸恢複的過程。整理活動的強度和量宜小,盡量選擇一些使原來工作的肌肉群放鬆的動作,如在健身跑後,逐漸減慢跑速,再過渡到走,同時進行深呼吸,做腿部屈伸、擺動等放鬆運動。

(七)正常呼吸,忌憋氣

老年人肺髒的纖維結締組織增加,肺泡彈性減弱,呼吸肌的力量減退,憋氣使肺內壓力、胸腔壓力和腹腔壓力升高,影響血液循環。長時間憋氣,會引起心血回流量急劇減少,心髒輸出量降低,導致血壓下降和心率減慢,供給全身的氧氣減少,嚴重時會引起腦供血不足,出現頭昏眼花,甚至暈倒的狀況,對健康不利。

(八)動作和緩,忌做過快、過猛的動作

老年人的心肌收縮力量減弱,血管壁彈性降低,血流的阻力增大,如果做速度過快、太猛烈的動作,勢必增加心髒的負擔,損害心髒,也容易拉傷彈性較差的肌肉。同時,老年人的肺通氣量減少,做快速、猛烈、突然的動作時,容易引起嚴重缺氧,導致頭昏眼花、昏厥等。因此,老年人應采用中等速度和強度進行運動,尤其不要做突然低頭、下蹲、跳起、旋轉等動作。

(九)重量適中,忌大強度負重鍛煉

老年人進行肌力鍛煉的目的是預防肌肉萎縮,延緩肌肉組織老化,消除“肌肉饑餓”現象。大負重鍛煉,常伴有憋氣和肌肉的極度緊張。極度用力時肌肉緊張,會壓迫肌肉中的小血管,造成血液循環障礙,增加心髒的負擔。肌肉強烈收縮還容易損傷肌肉、韌帶和關節,如果用力不當,還容易引起骨折等。因此,在鍛煉時不要舉過重的重量,最好是通過舉負荷小的重量進行煆煉(如啞鈴重量為1.5~4千克)。

(十)安全第一,避免運動損傷

老年人鍛煉時,動作節奏應輕鬆、緩慢,少做快速、旋轉或低頭的動作,以防摔跤;不要盲目進行超關節活動範圍的運動,以免拉傷軟組織,造成關節損傷;不宜參加籃球、手球、足球、摔跤、武術散打、冰球等有身體接觸的運動,以免摔倒或碰撞,發生骨折、肌肉拉傷、關節扭傷及其他嚴重的運動損傷。慢性疾病患者更要量力而行,如心血管病患者不做劇烈運動;痔瘡、脫肛患者避免過多下蹲動作;高血壓、心髒病患者禁止參加各種競賽活動。

(十一)選擇理想的運動環境和地點

在環境幽雅、空氣新鮮的樹林、公園、操場、海濱、湖畔、河邊及清潔寬敞的綠化區運動,對身心健康更為有益。老年人夏季不宜在悶熱的室內或類似的環境中運動,以免中暑;冬季注意添加衣服,以免著涼。在室內運動時,最好打開窗戶,通風換氣,以利呼吸新鮮空氣。冬季不宜在煤煙彌漫、空氣汙染的庭院裏進行體育鍛煉,以免引起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和哮喘發作。氣候惡劣時,如大風、大雪、暴雨、酷暑及大霧天,可不到室外運動。因條件限製不得不在街道旁進行鍛煉時,應特別注意安全。不宜在行人和車輛來往較多的通道運動。

(十二)堅持鍛煉,持之以恒

老年人進行體育鍛煉,貴在堅持。每鍛煉一次,內髒器官功能和肌肉力量就增強一次,這種良好狀態能夠保持2~4天。這樣一次接一次的鍛煉,身體的良好狀態積累起來,不僅增強體質、強筋壯骨,還能達到祛病延年的目的。另外,體育鍛煉對老年人的意誌、毅力和性情也是很好的磨煉。但要注意勞逸結合,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半途而廢。老年人隻要堅持長期運動,定會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