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前,人們在古希臘的神山——奧林匹斯山的峭壁上刻下這樣一段話:“你想變得強壯嗎?你就跑步吧!你想變得美麗嗎?你就跑步吧!你想變得聰明嗎?你就跑步吧!”那時候,人們已經發現了運動與健康之間的內在聯係。
健康長壽,青春永駐,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美好願望。自古以來,人們就殫精竭慮地搜求養生之法,探索衰老之謎。野生動物給了人們啟發,“龍騰虎躍、鷹撲鳥舞”,這些動物好動不好靜,卻體格強健。《莊子·刻意篇》中“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意思是利用呼吸吐納來疏導氣血,效仿鳥獸動作做全身運動來引伸肢體,使氣血暢通,達到健身延壽的目的。後漢三國時期名醫華佗創編的“五禽戲”將其發揮到了極致。
18世紀法國哲學家伏爾泰說過“生命在於運動”,生命本身就是複雜的運動,它的維持、發展更離不開運動。生物體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適應大自然的本能,包括新陳代謝、生長發育和繁衍後代等。打破生物體與自然界之間的平衡,就會影響壽命。
動物學家發現,大象在野外可以活到200歲,而一旦被關進動物園,盡管生活條件比在野外好得多,但壽命卻不到80歲。田野裏亂跑亂跳的野兔平均可活到15歲,而自幼養在籠內過著“優裕”生活的家兔,平均壽命不過4~5歲。凶猛的野豬壽命也比家豬壽命長1倍。為什麼這些野生動物的壽命比家養動物長?原因是多方麵的,其中,野生動物為了生存,覓食、自衛、逃避天敵、適應外界惡劣環境的變化而經常東奔西跑,也是原因之一。正因為野生動物長期過著這種積極活動的生活,機體得到了良好的鍛煉,一代代傳下來,這樣,它們才比缺乏運動的家養動物壽命長。
在英國曾流傳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叫托馬斯·佩普的農婦從小在鄉村裏過著簡樸的生活,日出則作,日落則息,一共經曆了9個王朝。當她過150歲生日時,消息傳到女王耳朵裏,女王想從佩普身上發現長壽的秘密,就把她請進皇宮,在宮廷裏享受大臣的待遇,每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日三餐山珍海味。結果佩普適應不了這種四體不勤,過度舒適的生活,很快就死了。
日本在對百歲以上老人的一份調查報告中指出,有半數人在75歲時、有1/3的人在80~84歲時還堅持參加勞動。對我國各地長壽老人的研究也發現,長壽者絕大多數為體力勞動者,從小就參加勞作,直到老年還堅持力所能及的體力活動。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活了101歲,被人譽為“藥王”。他近百歲時仍身強體健,有人問他長壽的秘訣,他回答說:“四體勤奮,細嚼慢咽,食不過飽,酒不過量,這就是我的養生之道。”他的養生之道中,頭一句指的就是體力活動。可見,生命需要運動,長壽在於運動,動則不衰。
一、運動為什麼能延年益壽
大量事實證明,運動對預防衰老極為重要。那麼,運動為什麼能延年益壽呢?隨著運動生理醫學的發展,這個謎已被逐步解開。
(一)運動增強體質
1.運動能提高運動係統的功能
人體的運動係統是由肌肉、骨骼、關節和韌帶組成的。經常參加運動,可提高肌肉組織的儲氧能力,改善肌肉組織的能量供應,增強肌肉組織的耐久力,從而使肌纖維增粗,肌肉的體積和力量增大、彈性提高,肌肉變得發達、結實而有力。
健身運動能改善骨骼的血液循環,增強物質代謝,使骨骼有機成分增加,還可以改善骨骼與關節韌帶的彈性和韌性,從而提高骨骼抗彎、抗拉、抗折、抗壓和抗扭轉的能力。同時,健身運動還能提高關節和韌帶運動的幅度、靈活性和準確性。
2.運動能改善中樞神經係統的功能
人體的一切活動都是在中樞神經係統的支配下進行的。運動是身體各部分有規律的協調活動,這對中樞神經係統是一種鍛煉。運動可以提高中樞神經係統的功能水平,提高機體的強度、均衡性和靈活性,提高大腦皮質興奮與抑製的轉換能力。生理學家認為,老年人經常運動能使過度疲勞的大腦得到良好的休息,能保持精力充沛,精明善斷,反應敏捷;能使機體保持柔韌、靈活,各種防禦功能良好,祛病延年。
3.運動能提高和改善循環係統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