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營養篇(1)(2 / 3)

2.你吃進的能量合適嗎

正常情況下,人的能量需要與食欲相適應。當正常食欲得到滿足時,一般可以滿足人的能量需要。在較長時間內(至少持續兩周以上)健康成年人攝入的能量與消耗的能量保持平衡,體重就維持相對穩定。攝入能量過多或過少會引起體重增加或減輕,而不利於人體健康。能量平衡與否可以通過體重進行評價。

(1)理想體重:或稱正常體重、適宜體重。

例如,一個人的身高為170厘米,他的理想體重則為65千克。理想體重上下波動10%為正常體重範圍。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10%~20%為超重;超過20%,則為肥胖。若實際體重低於理想體重20%,提示能量中度缺乏,會影響身體正常功能;若低於30%以上,提示能量嚴重缺乏,極度消瘦;如低於40%以上,則危及生命。

(2)體質指數:目前常用體質指數(BMI)來評價成人的肥胖程度。

老年人由於代謝功能組織減少,基礎代謝降低,再加上體力活動減少,故能量需要降低。從50歲起,每增加10歲能量需要大約降低10%。老年人的能量供給應以維持標準體重為宜,超重不要超過5kg。但“千金難買老來瘦”決不意味著老年人吃得越少、長得越瘦越好。最近的科學研究表明:那些能維持理想體重甚至體重略高的老人壽命較長。因此,老年人攝入的能量至少要滿足兩方麵的需要,一是維持理想體重;二是能保證進行理想的體力活動,以維持社交、體力和心理健康。

3.能量從哪裏來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這三種產能營養素普遍存在於各類食物中。動物性食物含較多脂肪和蛋白質;植物性食物中的油料作物含豐富的脂肪,穀類則以碳水化合物為主,大豆除富含脂肪外,蛋白質含量高,花生、核桃等堅果與大豆相似,蔬菜和水果含能量很少。根據我國的經濟狀況、飲食習慣和膳食與健康調查資料,建議老年人攝入的碳水化合物應提供總能量的60%~65%,蛋白質12%~15%,脂肪20%為宜。

(二)生命的基礎——蛋白質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可以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所有食物都含有蛋白質。植物的葉子和種子生長力特別旺盛,是蛋白質的主要集中地。植物還有一個特殊的本領,能把土壤和空氣中的簡單化合物如二氧化碳、水、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合成自身的蛋白質,使自己枝繁葉茂,生機盎然。所以,蛋白質的最初來源是植物和一些能合成上述化合物的細菌。所有的動物,包括人類,都沒有植物那種利用簡單物質合成蛋白質的能力,必須依靠植物和其他動物作為膳食蛋白質的來源。

與植物相比,蛋白質在動物體內的分布更廣泛,蛋白質含量變化較大,成年的肥畜僅含10%蛋白質,而幼小的瘦畜卻含20%蛋白質。

1.蛋白質的作用

(1)構成和修補人體組織:成人體內蛋白質約占體重的16%~l9%,相當於去掉水分後體重的一半左右。蛋白質廣泛分布在骨骼、肌肉、韌帶、頭發、指(趾)甲、皮膚、內髒器官中。人從嬰兒生長發育到成人,不斷合成蛋白質,生成新組織。即使生長發育停止,蛋白質在體內的降解和重新合成仍處於一種動態平衡,如血中的紅細胞每120天更新一次,腸黏膜細胞每隔一天半更新一次,每天從頭發、趾甲、皮膚、尿和糞便不斷丟失蛋白質。所以每天必須從膳食中補充蛋白質,滿足人體的需要。

(2)調節作用:人體的新陳代謝是通過成千上萬的化學反應來實現的,這些反應構成了人的生命活動,激素和酶是生命活動的激發劑和催化劑,它們的本質就是蛋白質;保護機體不受病菌侵襲的抗體也是蛋白質;機體的凝血過程必須依靠蛋白質才能實現。此外,蛋白質還具有緩衝作用,維持體內的酸堿平衡、調節滲透壓等。

(3)提供能量:雖然蛋白質不是人體的主要能量來源,但蛋白質攝入過量或饑餓時,蛋白質也會被氧化分解釋放能量。

2.如何選擇食物蛋白質

食物蛋白質的優劣,主要取決於蛋白質的含量、消化率和利用率。

含量高、質量好的食物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反之則低。大多數動物蛋白質的消化率較高,在一般烹調加工情況下,蛋類蛋白質的消化率為98%,奶類蛋白質為97%~98%,肉類蛋白質為92%~94%。植物蛋白質消化率一般低於動物蛋白質,與植物中的膳食纖維有關。如果去掉膳食纖維,或加工使之軟化,可以提高植物蛋白質的消化率,如整粒大豆的蛋白質消化率為60%,製成豆腐其消化率可增至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