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獨立期
有些患者隨著悲傷、消沉情緒逐漸減輕,情緒會相對平穩,凡事都想依靠別人的幫助,一旦失去幫助就會產生孤立無援的感覺。臨床常表現為凡事不想自己動手,總想依賴家人幫助。
應對措施:腦血管病患者擁有以上心理很普遍,這時要鼓勵患者積極參加康複鍛煉,通過鍛煉減少腦血管病後的並發症。此時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是改變患者的不適應行為,使其產生新的適應行為。另外,還可以將一些積極鍛煉恢複較好的病友介紹給患者,提醒患者要向他們學習,爭取早日康複。
◎適應期
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患者對身體遺留的殘疾逐漸適應,能夠理智考慮問題,能盡力自己照顧自己,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從而進入適應期。臨床主要表現為患者承認自己有不同程度的殘疾,了解身體康複的現實可能性,能自己采取有效措施應對憂傷、憤怒等不良情緒。
應對措施:這個時期,腦血管病患者多數有認知功能障礙,進入適應期時雖然認知功能可能有些改善,但與認知功能正常人相比仍存在差別。因此,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要持之以恒,用心反複地強化患者出現的適應行為,繼續改善其不適應行為,幫助患者鞏固療效,堅持采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康複鍛煉,爭取使自己的身體恢複到理想狀態。
專家小貼士
腦血管病患者心理康複的目標是幫助患者建立適應新的環境及人際關係;幫助患者適應自身角色,以良好的心態對待疾病;幫助患者減輕或消除負麵情緒,調動患者自身內在的力量和良好的情緒改善症狀,達到康複最佳狀態。
腦血管病的康複預後預測
對於腦血管病患者進行康複預後十分重要,通過康複預後預測,可以判斷患者將來肢體恢複的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達到的水平,據此製訂出患者康複訓練計劃,為患者將來能夠生活自理、回歸家庭、回歸社會打下良好基礎。此外,還要了解預後的有利因素、不利因素以及輔助判斷預測預後的檢查方法。
腦血管病患者康複預後預測的必要性
隨著腦血管病患者數量逐漸遞增,並且呈年輕化趨勢,那麼,腦血管病患者康複的預後預測也顯得尤為重要。對於腦血管病患者進行康複預後預測的目的在於判斷患者將來肢體恢複的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達到的水平,據此製訂出患者康複訓練計劃,為患者將來能夠生活自理、回歸家庭、回歸社會打下良好基礎。同時,由於確定了患者將來的恢複水平,可以減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此外,對患者進行預後預測,也可以使患者家屬更好地配合康複人員進行訓練,以期達到最佳恢複狀態。
影響腦血管病預後的有利因素
◎年輕
有研究表明,腦血管病患者越年輕,恢複的可能性就越大。產生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年齡大的患者,病前即可能處於普遍的大腦功能衰退老化階段。因此,隨著患者年齡的增長,可供調動的大腦功能潛力也就會隨之減少。這樣,預期的效果也就會差一些。
◎家庭支持
家人及親友對患者和治療所抱的態度以及某些反應,對治療的影響很大,來自家庭的支持和鼓勵是治療過程中的有力助力。反之,如果家庭成員對患者漠不關心、認為治療無望等消極情緒就會成為患者接受治療的阻力。
◎患者對待疾病的態度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腦血管病患者積極努力和主動配合治療對於疾病的康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自始至終都要注意調動患者的治療積極性,增強患者的自信心,這些都有助於治療。
◎患者的情緒和性格
腦血管病患者的情緒問題是治療中另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患者中有些人是社會和家庭的棟梁,現在突然發病,肢體偏癱,甚至大小便都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顧,心理上會很難接受。這些都需要疏導和調整。毫無疑問,同等條件下性格堅強的人康複效果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