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鬆弛療法。鬆弛療法又稱放鬆療法、放鬆訓練,它是按一定的練習程序,學習有意識地控製或調節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動,以達到降低機體喚醒水平,調整那些因緊張刺激而紊亂了的功能。具有構音障礙的腦血管患者可做肩、頸、頭、胸腹、背、上肢、下肢等軀體隨意肌群的鬆弛,可降低言語肌肉的緊張性,為呼吸和發音打下基礎。
(2)呼吸訓練。當患者存在呼吸不均勻現象時,應先訓練患者呼吸;雙手摸患者兩胸肋部,囑咐患者吸氣,吸氣後囑咐患者稍停,雙手向下輕壓,然後囑咐患者均勻呼氣,如此反複。亦可教患者先用口呼氣,再用鼻呼氣,以利調整呼吸氣流,改善語言功能。
(3)發音訓練。構音障礙患者可進行聲母、韻母、音量、音調等的練習,以改善語言功能。
(4)發音器官運動訓練。如做舌運動,具體方法是張大嘴,做舌的外伸後縮運動;將舌尖盡量伸出口外,舔上、下嘴唇、左右口角;並做舌繞口唇的環繞運動、舌舔上齶的運動。每項運動重複5次,每天2~3次。另外,還可做唇、軟齶等的運動。
(5)言語清晰度的訓練。發音訓練是提高語言清晰度的基礎。如可以教患者學習發(pa,ta,ka),先單個連貫重複,當患者能準確發音後,3個音連在一起重複(即pa,ta,ka),每日重複訓練多次,直到患者訓練好為止。
(6)語言節奏的訓練。重視重音、語調及停頓的練習,根據句子的意群用符號標記出來,調節呼吸,使語義鮮明。
吞咽困難的康複訓練
腦血管病繼發的吞咽障礙已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因為吞咽障礙對患者營養的維持、疾病的康複以及生活質量都有很大影響。吞咽障礙主要表現為進食困難,一吃食物就會發生嗆咳,特別是飲水或進食流汁時嗆咳更為明顯,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或阻塞氣道而危及生命。盡管急性腦血管病的吞吐咽障礙85%以上經過治療可恢複或減輕,但治療如不及時,喪失了恢複的最佳時機,可導致終身鼻飼進食。因此,對急性腦血管病有障礙的患者應盡早撤離鼻飼,進行吞咽功能的訓練。要解決腦血管患者進食困難問題,重要的是對患者加強吞咽功能的訓練,具體訓練方法是讓患者練習以下口部動作:
(1)讓患者張口發出“啊”的聲音。
(2)用舌舔口腔各個部位。
(3)張口做咀嚼食物動作。
(4)口唇緊縮做吮吸動作。
(5)咽喉部做吞咽動作。
上述五種動作反複交替訓練15分鍾,每天訓練3~4次。
通過上述動作的綜合性訓練,可提高口腔、舌、咽喉肌肉運動的力量和協調性,改善吞咽功能。具有吞咽障礙的患者進食時最好取坐位,臥位患者可用枕頭將頭部抬高30°。患者吞咽食物時應低頭前傾,以避免吞咽時引起嗆咳。食團大小要適宜,一般以一湯匙大小為宜;患者不宜進食流汁或過稀的食物,因為這種形態的食物更易使患者發生嗆咳或誤入氣管。食物應磨爛或剁碎並調製成凍狀或糊狀,便於患者順利吞咽,進食食團後要囑咐患者反複吞咽數次,使食物全部咽入食管。隻要加強康複訓練,采用正常的進食方法,一般經過2~3個月後能逐漸恢複吞咽功能。
專家小貼士
患者飲水時不要用吸管,吸管吸水可使水直接到咽喉部而進入氣管引起咳嗽,要讓患者用杯子飲水,由口腔、舌、咽喉等肌肉協調運動把水送入食管。
認知功能訓練
認知障礙由多個認知域組成,包括時空定向、記憶、計算、結構能力、執行能力、語言理解和表達及應用等方麵。腦血管病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包括注意、記憶、定向等方麵的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