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康複治療:讓你的親人重獲健康(2)(1 / 3)

許多腦血管病偏癱患者在運動障礙同時還伴有感覺障礙,出現感覺喪失、過敏、遲鈍等症狀,這種情況會嚴重影響其運動功能。因此,如果將感覺訓練、運動訓練截然分開收效甚微,必須建立感覺-運動訓練一體化的概念。

在偏癱恢複初期,許多治療者往往把訓練和恢複的重點放在運動功能恢複方麵,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治療者應該對運動障礙和感覺障礙給予同等重視並加以訓練。

(1)上肢運動感覺機能的訓練。偏癱患者可以經常使用木釘盤,如將木釘盤上的木釘稍加改造,在木釘外側用各種材料纏繞,如棉布、毛織物、砂紙、塑料紙等,在患者抓握木釘時,通過各種材料對患者肢體末梢的感覺進行刺激,以提高其中樞神經的知覺能力,就可以使運動功能和感覺功能同時得到訓練。

(2)患側上肢負重訓練。患者取坐位,肩關節輕度外展、外旋、肘伸展,腕關節背屈,手指伸展支撐於體側,將重心逐漸移向患側,維持數秒,再恢複原位。患者有負重能力後,治療者可在患肩沿上肢長軸方向加壓,以增強上肢的穩定性。此訓練是改善上肢運動功能的訓練方法之一。這種運動不僅對運動功能有益,對感覺功能也有明顯的改善作用。

訓練上肢動作為主的作業療法

作業療法是指應用有目的的、經過選擇的作業活動,對於身體上、精神上、發育上有功能障礙或殘疾,以致不同程度地喪失生活自理和職業能力的患者,根據患者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文化背景等,選擇不同的作業活動內容,進行治療和訓練,使其恢複、改善和增強生活、學習和勞動能力,作為家庭和社會的一員過著有意義的生活。換句話說,作業治療是座橋梁,把患者個人和他的家庭環境及社會聯結起來,從患者的個人功能的潛力和需要出發,經過作業的訓練和治療,逐步適應家庭和社會環境,通向正常生活方式的彼岸。作業治療初期多以遊戲類為主,配合一定的有專業色彩的治療作業。

對於腦血管病患者來說,訓練上肢動作為主的作業療法有鋸木、磨砂板、釘木板、編織、調和黏土、擰螺帽、珠算、錘釘、擰龍頭、撿珠子、套圈、投籃、滾筒、滾球等。訓練下肢動作為主的作業療法有蹬自行車、蹬縫紉機等。

日常生活動作訓練

腦血管病康複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實際上是貫穿始終的,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穿脫衣服訓練

由於偏癱患者雙上肢不能配合穿衣動作,常為單手操作,所以,要對衣服、褲子等進行改進,並學會用特殊方法穿脫衣服。上衣最好穿寬鬆的、有彈性的、開胸式上衣。

褲子穿腰部有鬆緊帶的、寬鬆的褲子。

(1)穿套頭衫。腦血管病患者穿套頭衫時,首先在雙膝上整理好衣服,使衣領在遠端,領部的標簽在上方,偏癱側手臂伸進衣袖裏,健手將袖子拉到肩部,然後健臂穿入另一袖子。抓住套頭衫的背麵套過自己的頭,同時,身體前傾使患者手臂保持伸直。脫衣服時先脫健肢,後脫患肢。

(2)穿開衫衣服。患者坐穩後先穿患肢,後穿健肢。穿開衫衣服時,患者將衣服橫放於雙膝上整理,讓衣袖懸垂於雙膝之間,使偏癱側手容易穿入其中,然後將衣袖沿手臂上拉到肩。肘關節保持伸展,肩胛前伸。患者健手從身後繞過去抓住衣服,把它拉向健側,直到健臂能穿入另一衣袖。脫衣服時先脫健肢,後脫患肢。

(3)穿褲子。腦血管病患者首先將患腿交叉放在健腿上,用健手將褲腿穿進患腿,患足平放於地上,患手放於膝部,家屬在一旁穩定患腿及保持體位的平穩,患者用健手將褲子穿進健腿,雙膝負重站立,並將褲腰拉至腰部。褲子以有鬆緊帶的為宜。整個穿衣過程中患側上肢保持充分前伸,避免屈曲放於胸前或自然下垂。

◎穿鞋襪訓練

穿襪時用健側手食指、拇指將襪子撐開套在患側足上,往上拉。穿鞋時先用健側手把鞋子套入患側腳趾,患側手抵住患側膝蓋加壓;健側手拉鞋幫,健手穿好偏癱側鞋襪,平放地上,然後健手再穿健腳的鞋襪。穿鞋時,注意選擇鞋底較硬、鞋幫較高、帶有尼龍扣帶的鞋為宜,旅遊鞋較好,對踝關節有良好的穩定作用,減輕足內翻。在整個動作過程中,要學會維持身體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