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居家護理:患者最信賴的家園(2)(2 / 2)

腦血管病患者要注意保暖。腦血管病患者多為老年人,老年人對環境溫度的耐受性明顯降低,在遇到寒冷刺激時,腎上腺分泌活動會增加,促使血液循環加快以抵禦寒冷。但同時腎上腺分泌的激素增多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過高的血壓會引起腦出血,加速的血流有使動脈粥樣斑塊脫落堵塞腦血管的危險,因此冬季腦血管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

專家小貼士

冷空氣會使血管驟縮,管腔變細,如果管腔內有大量脂類沉積和硬化斑塊則易使血液流通受阻。特別在夜裏當衣著單薄離開溫暖的被窩起夜時,這種寒冷刺激則會更明顯。所以冬天腦血管病患者除了應根據氣溫的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外,起夜時更應注意保暖。

◎不要貪吃

為抵禦冬季的風寒,人們需要攝取更多的熱量,於是餐桌上各種肉類食品明顯增多,如涮鍋、烤肉等,這就會增加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性。腦血管病患者冬季進補應注意合理搭配,餐桌上除增補肉類食物外,每日水果和蔬菜不可少。在食用時不要過分追求口感,應少用調料,應少選用肥牛、肥羊、肥腸等,可多選擇魚類等海產品。

◎有新情況及時就醫

生活中,患者和家人除了注意觀察原有疾病的症狀外,還應注意那些新出現的症狀,如排出的大便顏色是否變黑(消化道出血)、刷牙時是否有出血等。如有異常改變,應及時就醫。另外,當突然出現反複發作性眩暈、耳鳴、耳聾、步態不穩、言語含糊或手肩麻木時,提示腦血管病複發,應及時就醫,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預防腦血管並發症

對腦血管病患者進行護理,還包括預防腦血管並發症的發生,如預防吸入性肺炎、肺部感染、泌尿係統並發症、癲癇、肩手綜合征、褥瘡、靜脈血栓等。隻有在護理的同時,有效預防並發症,才能使患者早日康複,不留或少留後遺症。

預防吸入性肺炎

一些腦血管病患者在恢複期時會出現顏麵肌、吞咽肌群受損而發生吞咽困難。吞咽困難患者在飲食過程中,極易導致誤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因此,在對患者進行飲食康複訓練的同時,要注意使患者保持正確的飲食體位。臥床患者應抬高床頭30°~45°,頭部前屈,偏癱側肩部以枕墊起,以利於吞咽動作,從而減少誤吸機會。30分鍾後,可取右側臥位以有利於胃的排空,防止嘔吐。留置胃管的患者,鼻飼前宜先確定胃管在胃內,並取半臥位方可鼻飼。

預防肺部感染

腦血管病患者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礙,進食時如果忽略食物的性質,進食時的體位及患者的情緒等就容易發生誤吸。臨床上患者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嗆咳、煩躁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進食,及時取出口腔內的固體食物,然後使用負壓吸引吸出流體食物,患者取頭低側臥位,同時給予叩背,以防止窒息。嚴密觀察患者的肺部情況。那麼,腦血管病患者如何預防肺部感染呢?

(1)保持居住環境的溫濕度正常,限製探視,防止交叉感染,避免著涼感冒。

(2)宜進軟質食物,進食時速度宜慢,以防止誤吸的發生。

(3)保持呼吸道通暢,清醒患者應鼓勵其做深呼吸,重症患者定時翻身叩背,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4)進食後保持半臥位30~60分鍾,進食後清潔口腔,特別注意麵部癱瘓側頰黏膜的清潔,防止發生口腔感染。有義齒者每日睡前取下清洗。

(5)做好相關器具的消毒,如吸痰管路、超聲霧化裝置、氧氣溫化瓶、呼吸機的管路等,均應嚴格消毒後使用。

預防泌尿係統並發症

腦血管病患者往往繼發泌尿係統疾病。泌尿係統並發症有尿路感染和尿失禁。尿路感染以女性患者居多,主要表現為尿急、尿頻、尿痛等。應保持會陰部清潔,鼓勵患者自主排尿,盡量不要導尿,如需導尿需嚴格無菌操作。腦卒中後尿失禁有多種原因,常見的有意識障礙、排尿中樞受損、表達障礙、膀胱功能障礙等。預防泌尿係統並發症主要是加強護理、局部按摩等方法。如有意識障礙者應該留置導尿。必要時還需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

預防癲癇

腦栓塞、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葉出血、分水嶺腦梗死是引起腦卒中後癲癇發作的主要原因。腦卒中發病2~3個月後再發生的癲癇診斷為腦卒中引起的繼發性癲癇,其發病率為7%~14%。

癲癇導致過量興奮性氨基酸的釋放,造成神經元繼發性缺氧缺血,使神經功能障礙加重。腦卒中後癲癇一般較易控製,一是積極治療原發病,二是早期治療,給予足量有效的抗癲癇藥。一種藥物足量應用仍控製不住時可聯合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