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患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受損,自理能力差或不能自理,甚至因意識和精神障礙而影響救治,故其護理十分重要。腦血管病患者發病時及出院後,康複鍛煉大部分都在家屬的幫助下進行。由於患者和家屬大部分缺乏醫學護理方麵的知識和技能,因此,有必要對居家恢複的患者及其家屬采取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正確的護理,取得最大康複效果,逐步提高生活質量。
腦血管病急性期如何護理
腦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如發生出血性腦血管病後,家屬應進行緊急救護。那麼,腦血管病患者發病時應如何進行緊急處理?患者發熱時如何進行物理降溫?如何密切關注腦血管病患者的呼吸變化?如何防治患者發生腦心綜合征?
腦血管發病時的緊急處理
突然發生腦血管意外後切忌慌亂緊張,應保持鎮靜,讓患者平臥在床上,盡快撥通120等待,千萬不能背著患者奔跑去醫院。在診斷未明確時,不要用藥,因為不同類型的腦卒中用藥各異。
掌握正確搬運患者的方法。首先,不要急於從地上把患者扶起,最好2~3人同時把患者平托到床上,頭部略抬高30°,可避免加重出血,還可防止腦水腫,防止痰液、異物等堵塞氣道引起的窒息,應盡量減少震動;其次,鬆開患者衣領,嘔吐患者應將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堵塞氣管而窒息;再次,如果有抽搐發作,可用筷子或小木條裹上紗布墊在上下牙間,以防咬破舌頭;最後,患者出現氣急、咽喉部痰鳴等症狀時,可用塑料管或橡皮管插入到患者咽喉部,從另一端用口吸出痰液。
在送醫院前盡量減少移動患者。轉送患者時要用擔架臥式搬抬。如果從樓上抬下患者,要頭部朝上腳朝下,這樣可以減少腦部充血。在送醫院途中,家屬可雙手輕輕托住患者頭部,避免頭部顛簸。
對昏迷較深、呼吸不規則的危重患者,可先請醫生到家裏治療,待病情穩定後再送往醫院。
缺血性腦卒中的患者大多數神誌清醒,應防止患者過度悲傷和焦慮不安。此時應讓患者靜臥,並可安慰患者。同時做一些肢體按摩,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壓進一步下降而使缺血加重。要記住:失去時間,就是失去大腦!患者最好在發病3個小時內得到有效的治療。腦卒中特別是腦梗死從發病到有效治療的間隔時間越短,治療效果越好,致殘率和死亡率越低。患者家屬或朋友要緊急撥打120急救車,運送患者到具備神經科條件的醫院就醫,盡量不要自行駕車送患者到醫院,以免路途中出現意外束手無策,延誤患者的病情。
專家小貼士
無論是搬運過程還是翻身拍背均應保持頭部相對穩定,以免加重腦卒中;無論腦卒中是否因糖尿病引起,均不應給患者服糖水及甜食,昏迷患者應禁食,以防窒息;頭部放置冰塊可減少腦細胞的耗氧,以保護腦細胞功能,為醫生進一步搶救贏得時間。
腦血管意外患者發熱時的物理降溫
當發生急性腦血管意外時,患者體溫能否控製,對急性期腦血管病患者的預後往往影響較大。降低患者體溫可降低腦的耗氧量和代謝率,從而減輕腦組織缺血與水腫。降低體溫的方法很多,但以物理降溫為宜,一般采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前額及酒精擦浴等。
冰袋放置的位置一般是在前額、頸部、枕後、雙腋窩等處。每次放置時間不應超過20分鍾,以免發生局部凍傷。
專家小貼士
冰袋製作的具體方法為從冰箱裏取出冰塊砸碎,放入盒內用水衝去棱角,再裝入保溫袋中。在冰塊裝至保溫袋中的1/2時,加入少量涼水,以填充冰塊間的空隙,排出袋中的空氣。旋緊袋口,檢查確不漏水後,冰袋即製成。
酒精擦浴能使局部血管擴張,並利用酒精的蒸發作用帶走熱量,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一般使用的酒精濃度為30%左右,按先上肢、後下肢的順序擦浴,一側擦完再換另一側,最後擦腰背部。一般每側肢體擦5分鍾,全部過程約需30分鍾。擦浴結束後用幹毛巾將全身擦幹,出汗多者應及時更換內衣、內褲,讓患者感到涼爽舒適。
酒精擦浴時不要擦腹部,以免腹部受刺激後產生疼痛和腹瀉;皮膚破潰處或有皮下出血點的患者不要用酒精擦浴;動作要輕柔,以被擦皮膚稍微發熱為度;降溫切勿操之過急,一般降至38.5℃左右即可。
專家小貼士
擦浴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患者,如有體溫驟降、麵色蒼白、口唇青紫、寒戰等征象時,應立即停止擦浴,並蓋上被子保暖,再飲一些糖水。
密切關注腦血管病患者呼吸變化
人體呼吸異常是反映腦功能障礙的標誌之一,由於呼吸受大腦額葉、間腦及腦幹不同部位的中樞調節,因此不同部位的腦結構損害可引起各種特殊呼吸障礙表現。對於腦血管病患者來說,由於梗死灶或出血灶直接壓迫呼吸中樞,或由於顱內壓增高,造成繼發性的腦幹受壓,甚至腦疝形成,呼吸障礙極為常見。
腦血管病急性期由於腦水腫缺氧,患者嗜睡或昏睡中常常打嗬欠。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呼吸頻率、呼吸量的大小、呼吸的節律的異常亦相繼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