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雙搶時節
第一節夕暮
秋芳患有嚴重的風濕痛,手腳不能接觸冷水。因此,洗碗,洗菜,洗衣服,活無巨細,全部由江盼一肩挑。暑假的每天上午九點左右,江盼都會攬著一竹簍髒衣服,慢悠悠地蹲坐在河港岸邊的青石板上。先洗把臉,把赤腳伸進清涼的水裏浸泡著,才開始洗衣服。河港兩岸都栽有高大的喬木,濃密的樹陰投在水中,即使是酷暑烈日當空,這裏也總是涼絲絲的沁人心脾。港水很清澈,映著港底的白石和翠綠的水草,碧玉一般。
搓洗衣服時,看著白色的肥皂泡沫在水流的衝擊下旋轉散開,飄走或消失,實在是愜意非常。因此,江盼多半會覺得夏季洗衣服和冬天燒火一樣,不算是苦差事。同樣,春天采蘑菇摘蕨菜,可以當成踏青;夏天去河港池塘和水田放養鴨子,可以捉魚摸蝦,可以洗澡遊泳;秋天砍柴可以欣賞漫山的紅葉;冬天莊稼漢們處於農閑時節,婦女們卻仍然忙著織毛衣,縫棉襖,納鞋底,大家圍著火爐而坐,可以聽到方圓百裏流傳百年的老故事,而且都還是真實的故事;而一年四季放牛時,都可以帶一本好書,在長滿青青草的河岸(江南的冬天,水草也是青青的,很繁茂)邊放牛邊讀書。
這樣,在江盼的私心安排中,沒有幾件農活和家務活算得上是真正的苦役。絕大部分的農活都不是乏味的,反而是充滿了各種趣味的。因為所有的農活都要跟大自然打交道,而大自然又是多麼地風趣嗬!在她的眼中,一切勞作都是應該的,自然而然的。所謂“四體不勤,五穀不生”,大自然如此的豐饒,人們難道不應該虔誠地勞作,來獲取大地的果實嗎?由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換來的溫飽平安難道不是最大的幸福嗎?
夏天的日子一連串燒下去,雪亮,絕細的一根線,燒得要斷了,又給細細的蟬聲連了起來,“吱呀,吱呀,吱——”
天晴朗朗的,很深邃。太陽已然西斜了,陽光照射在池塘粼粼的細波上,泛出迷離的光點。這些水波光點串連起來,折射在池塘邊的水泥牆麵上,形成一條條波動的光帶,閃爍出細碎的魚鱗般的光澤。
這正是三伏天暑氣正盛的時候,莊稼漢們多半正在竹床上午睡,以避暑氣。天地間很靜謐。幾位白發蒼蒼的老人默默地坐在濃密的桑樹下垂釣,似乎是睡著了,久久地沒有動。
望著金光閃閃的一池碧水,感覺不到時光的流逝。
不知什麼時候,從村尾走出了一群黑黝黝的男孩,赤膊赤腳,渾身上下光溜溜汗淋淋,隻穿一條短褲衩。有些褲腰帶上還別著樹丫做的彈弓。他們大大咧咧地站在塘堤上,晟華個頭稍高,是孩子王。他用手甩了一把流下額頭上的汗水,眯著眼睛望著池水,嘖嘖嘴:“到池塘裏去劃劃水好不?太熱啦!”
“好的!好!”
這些小將們撲通地紮到池塘裏頭,舒展著黝黑的胳膊,雙腳不住地打水,激起一片片潔白的水花,好不快活!
塘堤上還有兩個年齡稍小的沒敢下水,大概還沒有學會遊泳。
在清碧的水裏玩耍多麼撩人!沒過多久,那兩個小屁蛋兒跑開了。
水中小將們叫著鬧著玩得正歡時,跑開的兩個小屁蛋兒又汗涔涔地回來了。一個拿著木製的大浴盆,另一個卻提著不知從哪兒弄來的東風車輪胎。他們把浴盆嵌入輪胎上,浴盆恰好掉不下去。
輪胎像豪華巨輪一樣下水了。兩個孩子雙雙坐在浴盆裏,伸出雙腳劃水。他們很快就劃到了池塘中心,能和夥伴們一起玩耍了。大夥瞧著他們那副滑稽相,全部都哈哈大笑起來。
爽朗的笑聲,吸引了不少村裏農人出來看樂。老人們也都從睡夢中被吵醒,笑起來。池水很清涼。孩子們激起的每一朵跳躍的水花都如同一個響亮的吻。小將們依舊打著鬧著。渾圓的太陽盛滿了歡快的笑,戀戀地下山了。
夕陽的餘暉柔媚地籠罩著村莊,乳白色的炊煙漸漸褪去,露出了明淨的藍天。
江盼這會兒已經喂好了豬食,在院子裏用甘甜的井水灑淨一塊地麵,擺上了晚餐。昌楠犁田打耙,還沒有回家;秋芳傍晚的時候去老虎頭砍柴,也還沒有回來。
江盼給妹妹洗澡,在她胖乎乎的身上拍滿了清涼香膩的痱子粉,給她穿上寶藍色的格子襯衫和黃色的花邊短褲,把她裝扮得非常可愛。
為了打發等待爸媽回家吃飯的時光,江盼抱著妹妹來到曬穀場上,聽大人們閑聊。
曬場四周堆滿了柴垛,稍遠處是田野,稻穀已經成熟,金黃一片。此時暮靄沉沉,暑氣漸漸褪去,晚風涼爽,處處蟲聲悠揚,流螢飛舞。出來乘涼的鄉親漸漸增多,大家三五成群,聊著莊稼活計。
曬場的西邊接近村口的地方,一群男孩在打彈珠。一個小個子男孩,名叫紹雲的,正聚精會神地把一粒玻璃彈珠夾在拇指和食指中間,向彈珠用力嗬了一口氣,趴在地上瞄準了另一顆彈珠。頃刻間,拇指飛彈,彈珠直射出去,“啪!”地一聲打中了另一顆彈珠——周圍的男孩都歡呼起來。爛漫的呼叫聲和笑聲回蕩在清寂的暮空中,格外溫馨。
在他們旁邊,是一夥跳繩的女孩。她們像極不穩定的活潑元素,隨著繩子舞動的節奏跳躍,溜著歡快的兒歌:
“莫愁湖邊走,春光滿枝頭。
花兒含羞笑,小草也風流。
啊——莫愁!啊——莫愁!
勸君莫憂愁。
莫愁池邊走,池畔荷香濃。
鶯囀燕啼嬌,紫藤青蔓萌。
啊——莫愁!啊——莫愁!
勸君莫憂愁。
莫愁田邊走,南雁伴清秋。
晴空原野上,醉心造物遊。
啊——莫愁!啊——莫愁!
勸君莫憂愁。
莫愁林邊走,冰雪附舊枝。
不期暗香來,素梅曾相識。
啊——莫愁!啊——莫愁!
勸君莫憂愁。”
稚嫩的女童音非常地優美動聽。
江婕撲閃著大大的眼睛,也非常地渴望和她們一起跳繩。
江盼看了一會兒跳繩,終於覺得抱著妹妹不便跳躍。她哄妹妹:“婕兒,我們去聽故事好不好?很好聽的《封神榜》哦!”
講故事的正是錦坤。他站在人群的中央,講著薑子牙拜師學道之前異常背時不順的那一段。
江盼抱著妹妹站在一堆碎石頭上麵,聽得入了迷。江婕漸漸掙脫了她的懷抱,溜了下來,蹲在石堆上玩石頭。
江婕擺弄著石頭,許久,拉拉姐姐的衣襟,脆生生地說:
“姐姐,這塊石頭怎麼是綠色的?”
江盼專心聽書,一時沒有反應。婕兒又扯扯她的衣襟下擺,她才意識到妹妹已然不在她的懷抱中了。
江盼忙抱起妹妹,接過她手上的石頭。真是一塊碧綠色的天然石頭。她有些驚喜,注視著石塊。這石頭不僅晶瑩碧綠,而且表麵有異常漂亮的黑色紋理,讓人愛不釋手。她不禁抱著妹妹蹲下來,仔細觀摩地上的石頭,如珍寶一般撿起一塊塊賞心悅目的。有一塊全身通白,閃耀著珠光玉彩;另一塊形狀很像一個縮小了的如意,如意的中部有漂亮的水波狀綠色花紋光帶,非常華美。
江盼忍不住打斷錦坤的故事:
“太爺,您看這兩塊石頭是不是玉?”江盼到底隻是個孩子,說話未免稚氣。
“這是孔雀石,我們大冶的銅綠山盛產孔雀石。”錦坤耐心地向他的學生解釋,“孔雀石是一種古老的玉料,有孔雀石的地方就有銅礦。我們大冶就是因為青銅時期盛產銅礦而取名為‘大冶’——大興爐冶的意思。”
“青銅時期——原來我們大冶是千年古鎮啊!”人群中原有一些目不識丁的莊稼漢,向來也不知道曆史的。
“姐姐,孔雀石很漂亮呢!”婕兒不管周圍的喧鬧,無心無思地說著,態度異常可愛。江盼看著天真爛漫的妹妹,不自覺地微笑起來。
“關於孔雀石,應該還有一個蒼涼的故事吧?一位綠衣仙女和一位凡間的俊美煉銅工匠。我聽老一輩人講過的;如今他們都已經離世了。我現在想起這個故事,就懷疑這故事是我自己夢到的或者臆想出來的;而不是真實流傳的。”古稀之年的解婆婆詢問錦坤。
“確實是有一個很淒美的孔雀石傳說。”錦坤對解婆婆的求證予以了肯定。
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瑤池仙宮裏有一位清麗娟致的綠衣仙女,不堪宮廷生活的沉悶,偷偷愛上了人間一位俊美的煉銅工匠。她常常變成一隻翠屏孔雀,翩翩飛往人間,與工匠幽會。玉帝很快得知,龍顏大怒,認為仙女私慕凡間俗子,實在有損天庭的威嚴。他命令綠衣仙女留在天庭過神仙日子,若再與工匠約會就會把她打入地獄,以示懲戒。為了守護愛情,綠衣仙女寧可下地獄而不留天宮。玉帝盛怒之下,將綠衣仙女打入地獄並化為頑石。工匠痛心地看著心愛之人化為地獄頑石,發誓要把她從地獄解救出來。經年累月,工匠鑿了一條通向地獄的通道,曆盡千辛萬苦找到了一塊閃閃發光的綠色寶石。工匠知道這就是自己堅貞不渝的情人,於是欣喜若狂地將綠色寶石帶出地獄,與她廝守終生。
為了紀念這位綠衣仙女,從此當地的人們就把這種綠色的石頭成為孔雀石。
“滿腔真情酬知己,一片熱血向天祭。”最不願辜負的,唯有那人的癡心,那人解不開的眉,望不穿的眼。
眾人都被這哀婉的傳說迷住了,他們素不知自己就生活在這美麗的傳說的故鄉,生活在這樣浪漫的國度。
昌啟悠揚的笛聲縈繞在大家的耳際,清豔而哀傷。
“綠袖去矣,付與流觴。
我心猶熾,不滅不傷。
佇立壟間,待伊歸鄉。
回首****,柔荑纖香。
綠袖招兮,我心歡朗。
綠袖飄兮,我心癡狂。
綠袖搖兮,我心流光。
綠袖永兮,為我新娘。”
第二節牧牛風波
落日帶煙生碧霧,斷霞映水散紅光。霧靄沉沉,暮色四合。
秋芳挑著一擔幹柴經過曬場。
“媽,回來啦!”江盼抱著妹妹趕緊迎了上去。
“你爸爸回家了嗎?”
“還在金山林那邊犁田,還沒有回家。”江盼說著,給秋芳舀了一瓢井水遞上。
秋芳把柴堆放在柴房裏,摘下砍柴防刺的厚手套,抹了把汗,接過江盼遞過來的水,一口氣喝了下去,方才覺得不渴了。
“我熱得不行了;身上都是柴灰,癢得難受,我要去洗澡,換身幹淨衣服。待會你爸爸回家了,你們先吃晚飯,不用等我一起吃。”說完,秋芳就進房間洗澡去了。
過了一會兒,昌楠牽著壯碩的水牛,肩上扛著犁耙,也回家了。
“盼盼,你趕緊先盛點飯吃。吃完了把牛牽出去吃草,牛犁了一天田,餓得熬不住了,明天一大早還得去犁田。所以今天晚上一定得喂飽了。”昌楠放下犁耙,也顧不上吃飯,先去柴房裏抱出一小捆幹稻草,讓牛先咀嚼著。
“今天七月初一呢!這麼晚了你讓盼盼去放牛?”正在洗澡的秋芳聽到昌楠的安排,不覺出聲阻撓。
“哪有那麼多鬼?我犁了一天田,骨頭都要散了,難道還要我餓著肚子再去放牛?盼盼不小了,該幹的活就得幹。”
原來在傳統的民俗中,陰陽相隔,人死亡後魂靈就去了陰司,不得再來陽世,直到再世投胎為人。但是相傳鬼們一年卻有兩個假期,這兩個假期內,鬼門關大開,所有的鬼魂都可以從陰司重返人間,看望陽世的親人。
鬼們的這兩個假期卻也是兩個特別的日子。一個是除夕之夜,也就是炎黃子孫們最重要的節日——春節,鬼們也被特許到陽世來慶祝;另一個是中元節,也稱為盂蘭節,俗稱“鬼節”,則是專門的鬼們的狂歡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