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古代皇家三大投毒秘法(2 / 3)

司馬炎對傻子坐江山總是不放心,想給兒子找個能幹的媳婦輔佐一下。司馬衷15歲那年,公選太子妃。皇後楊豔卻被勳臣賈充的老婆郭槐用禮物搞定了,想給兒子娶賈家的女兒。

《晉書·惠賈皇後傳》記載,幾個受過賄賂的大臣當時也說賈家的女兒好。司馬炎遂改初衷,決定在賈家的女兒中間選太子妃。起初選的是賈家的二女兒,但因她人小個子矮,連禮服都撐不起來,又改選長得很醜、比司馬衷大兩歲的賈氏長女賈南風。

司馬衷的長子司馬遹是其與謝夫人生的,特聰明。正是因為長孫出色,司馬炎最終沒有廢掉司馬衷,寄希望於孫子。因擔心司馬遹遭賈南風毒手,司馬炎一直將其秘藏。但司馬炎的皇儲計劃並沒能實現,他去世後,賈南風設計廢掉了太子。

司馬遹被廢後,先是被幽禁在金墉城內,後被遷禁於許昌宮裏。但賈南風還是不放心,便和情夫、太醫令程據商量幹掉司馬遹。程據用巴豆製成毒藥“巴豆杏子丸”,讓手下孫慮帶到許昌去毒死司馬遹。

司馬遹早有預防,怕有人投毒,每天都自己煮飯。見投毒不成,孫慮由謀殺改為逼殺,幹脆直接逼司馬遹把毒藥丸服下。司馬遹不服,孫慮便趁其上廁所時,直接用搗藥用的杵棒從背後將其擊殺。

從這件事上可以知道,投毒在西晉皇室已有先例,後來司馬衷被毒殺並不偶然。

有意思的是,賈南風不久也被毒殺了。由於賈南風心狠手辣,朝野共憤,引發了直接動搖西晉國基的“八王之亂”。賈南風在宮變中被趙王司馬倫矯詔逼喝金屑酒弄死了——金屑酒其實也是一種特殊毒藥,但放的不是毒藥,而是金子碎屑。

司馬倫毒死賈南風後,晉室更亂了。司馬倫直接逼傻皇帝司馬衷禪讓,自己當了皇帝。但其他封王不幹了,誰不想當皇帝?司馬倫隻得又退位,讓司馬衷繼續當皇帝。但封王們的心都野了,都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司馬衷遂成籌碼,被各王當寶貝爭來奪去。

最後,司馬衷被東海王司馬越用當時的“高檔小轎車”——牛車從都城長安(今西安)接回了舊都洛陽。據《晉書·惠帝紀》(卷四)記載,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十一月,回到洛陽僅半年的司馬衷“崩於顯陽殿,時年四十八,葬太陽陵”。

司馬衷到底是怎麼死的?史書的記載很簡單,僅四個字——“食餅中毒”。那麼是誰投毒的?史書無確定的答案,最大的嫌疑人是司馬越,因為隻有司馬越有作案的動機、條件和時間,但因為沒有人看見,證據不足,所以史家也隻能留下“或雲司馬越之鴆”的記載。

上述三起毒殺案,所用毒藥和投毒的方式不一樣。殺司馬遹用巴豆,中醫稱巴豆有“大毒”,是古人投毒常用的毒物之一,曆代禁止隨便出售。《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刑部·諸禁》(卷十九)“禁治買賣毒藥”條,將之與砒霜同列為禁藥。

殺賈南風使用金屑。“吞金”是古人自殺時較常用的方法。人喝下金屑酒後不會立即斃命,將在極度痛苦中慢慢死去,死得比喝下正宗的毒酒還慘。

殺司馬衷的方法是飯裏下毒,這種投毒手段簡單,較容易得逞,所以在現代也常見。東漢質帝劉纘也是被這樣毒死的。謀殺者梁冀讓親信暗中把毒藥摻在質帝食用的餅中。有鑒於此,古代皇帝就餐前常由太監、醫生等人嚐食,沒事後才動筷子。

藥裏下毒

典型案例:清德宗死亡案

投毒嫌疑人:大太監李蓮英

最後一位可能被毒殺的皇帝是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即光緒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