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大校本培訓的力度,創新培訓方式。如在集中培訓的方式上,我們采用沙龍研討式,圍繞本校的實際問題或某一方麵的新課程理論,我們確定主題,大家在課餘時間自行準備,然後集中時間自由討論,形成成果。這種方式尊重教師在培訓上的主體性,發揮教師在學習方麵的主動性,使教師能夠通過自我發現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實現專業能力的提升。
2.開展教學交流,提高教學水平
(1)課堂教學大練兵活動。
為了體現新課改要求,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每個學期都組織課堂教學大練兵活動。練兵的形式有公開課、優質課、研討課、說課等。公開課的做法是麵向全體教師,規定所有教師每學期舉辦一次公開課教學活動,聽課前提交教學設計,進行分析研究,聽課後由本學科團隊負責人組織同學科教師認真評課,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並做好記錄。優質課的做法是麵向部分優秀授課教師,采用自願報名的辦法,由學校成立評課小組,對所有參加講課教師進行打分評價,按照成績評出等次。研討課是針對具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討課的操作流程如下:①集體設計→②課堂行動→③評議反思→④提煉升華。這樣一個不斷循環的研討過程,我們規定語文、數學、英語三科以學科組為單位,每2周至少舉辦一次研討活動,其他學科組每3周至少舉辦一次,並做好記錄。
(2)教師“說事”活動。為了營造一種寬鬆自由的教學研究氛圍,讓教師們在談論中得到成長,我們舉辦了教師“說事”活動。活動形式不拘一格,有的是學科教研組組織的,談談教學中的事。有的是教導處組織的,談談如何改進教師的教學。有的是政教處組織的,談談如何進行學生管理。有的是課題組組織的,談談課題的進展情況等。
(3)教師論壇活動。問題即課題,如何把問題處理得更好;經驗即財富,如何把多人的觀點、眾多的經驗集成一個好方法?為此,我校每學期定期舉辦2次教師論壇活動,在論壇會上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困惑,其他人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展開討論;集體或個人一些好的做法也可以在論壇會上進行交流等。在論壇會上不能解決的問題,可以通過集體研究討論、小組討論或請教專家的方式得到解決,並在下次論壇會上公布討論結果。從而使教師在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中獲得成長。
(4)開展“教學比武”活動。我們依托教壇新秀評比,在校內開展教學新星評比,教齡在三年以下的教師都要參加教學新星評比,在評比中勝出的教師才有資格推薦參加教壇新秀評比。在日常的教研中,我們有各類優質課評比、各類公開課活動。此外我們在校內開展定期的論文評比等活動。在這些比武活動中,教師在學科組內相互幫助合作,發揮團隊互助的作用,提升教研水平和質量。
(5)開展師徒結對活動
為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在專業發展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我們開展師徒結對活動,發揮師傅的“傳幫帶”作用。針對我校這幾年引進新教師比較多的情況,我們要求教齡在兩年以下的教師都要與有經驗的老教師進行各種形式的結對,也鼓勵其他年輕教師進行結對。在結對方式上,提倡一對一結對或一師多徒結對。發揮校際聯合幫扶機製作用,與重點小學的優秀教師結對,發揮他們的帶動作用。我們要求師徒結對要有計劃、有記錄,徒弟每周至少聽課一節,師傅每月至少聽課交流和指導一次,每學年要指導徒弟完成一篇教育教學論文。學校根據師徒結對情況,每學年進行一次表彰。師徒結對活動在我校形成了一種濃厚的氛圍,起到了很好的“傳幫帶”作用。
總之,校本研究是以學校為研究的主角,發揮學校和教師在研究方麵的積極性,這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也是捷徑。在校本教研中,我們進行理論指導下的實踐研究,指導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又進行教學經驗的總結和提升,提高教學的自覺性,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在校本研究中,我們打造教師教學反思、團隊互助和專家引領的三維研究體係,提升了學校的教研氛圍,從而實現學校辦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