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誤認為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是冠狀動脈閉塞血流中斷,致使部分心肌由於持久性嚴重缺血而發生的局部壞死的一種疾病。心肌梗塞臨床表現為劇烈而較持久性的胸骨後疼痛發熱、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紅細胞沉降率加快、白細胞增多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致使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症狀。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心梗時通常不一定都會有心前區絞痛,僅僅依據“胃痛”或心窩部有不適的感覺,也會出現惡心、嘔吐等症狀,有些病人會強烈要求作胃部檢查,如果不加科學仔細的鑒別,盲目按胃病處理,很容易導致誤診而發生不必要的意外。可見,臨床上許多“胃痛”的患者不一定都是胃痛,應該仔細詢問病史,並結合全麵的理化檢查,才能發現病變的症結所在。
“便”於觀察的疾病
身體的各種不適和毒素,可以通過大便排泄而反映出來。對人身體的狀況,他就像一個晴雨表一樣。
(1)大便柏油樣,黑且亮,奇臭無比,通常是胃、食道、十二脂潰瘍病出血的危險信號。血液本身是紅色,當它進入消化道時,血中含有的血紅蛋白的鐵與腸內的硫化物結合反應成為硫化鐵,促使大便呈現柏油樣黑色,血量一般超過六十毫升以上時才能呈黑便。此外,食道靜脈出血,在暴飲暴食後連續嘔吐不止,或胃粘膜和食道交界處血管破裂出血時等這些狀況都可能導致黑色柏油樣便。值得注意的是,進食某些食物也可使導致大便呈類似柏油樣外觀。如大量的進食豬血和豬肝後常也有黑色柏油樣便。
(2)大便鮮紅帶糊狀。則可初步判斷是否患有急性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這與經常暴飲暴食或吃了不幹淨的食物有關,多是小兒和青年會出現的症狀。
(3)大便表麵附著鮮紅的血滴,不與大便混雜,常見於外痔、內痔和肛門裂年紀較大的患者,若有血液附在大便表麵,且大便變成扁平帶子狀,應去醫院及時檢查,確定是否患直腸潰瘍、直腸癌等病。
(4)大便暗紅似果醬,並有很多的粘液和惡臭,則常是表現為阿米巴痢疾。大便中的阿米巴是一種寄生蟲,可進入肝、肺等器官,引起感染和不適,也常乘機傳染給別人患細菌性痢疾的患者,雖然排出的大便也會有粘液和血,但不會像阿米巴痢疾病人的大便那樣有惡臭味。
(5)大便灰白似陶土,有由於膽汁進入腸道的通道,被阻塞之後隻好逆流而行,最後通過血液循環沉積於皮膚,使其發黃(黃疸)。像胰頭癌、膽管癌、膽結石、肝癌等都是由於膽汁流入消化道的而致使的。消化道內無膽汁時,大便呈現出灰白陶土樣。同時糞便又髒又臭,許多人在排便時不屑一顧。殊不知,這其中隱含有多疾病呢。大便的正常顏色為黃、褐色。如果出現類似的異樣,就應該主動求醫察看是否患病。
(6)大便紅白像鼻涕,也被稱作紅白凍子,這是急性細菌性痢疾的最顯著的特點。它是集濃、血、粘液的為一體的混合物。慢性腸炎的患者,也往往出現紅白凍子。
(7)大便呈白色油脂泡沫狀,多是因為消化吸收不良而帶來的綜合症。如果幼兒出現這樣情況,稱作幼兒乳糜瀉。
(8)大便稀紅,則應考慮是否是大腸粘膜出血。如果混有粘液、濃液在一起,則應該去醫院做相應的檢查大腸粘膜有無炎症。
這些檢查消除您擔心有胃病的陰影
出現胃部的各種不適,甚至很嚴重的話,應該及時檢查,診斷出病情,消失心中疑慮。並作出有針對性地治療。
血清壁細胞抗體試驗和血清胃泌素測定:大數胃體胃炎,血清壁細胞抗體常常呈陽性,且血清胃泌素多升高。相反,而胃竇部胃炎則血清壁細胞抗體常常呈陰性,而血清胃泌素多降低。
(1)胃鏡檢查及活組織檢查:胃鏡檢查是現有診斷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疾病等最可靠的方法之一。胃鏡檢查和直視下活組織病理檢查結合起來的方法,是診斷慢性胃炎的最主要方法。淺表性胃炎常以胃竇部最為明顯,表現為彌漫性,胃粘膜表麵出現紅白相間或花紋狀改變,有時見散在糜爛,常有白色或黃白色滲出物。萎縮性胃炎的粘膜多表現出蒼白或灰白色,皺壁變細或變平坦,由於胃粘膜變薄,致使粘膜下血管可透見呈紫藍色,病變可擴張或主要在胃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