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心理調適小竅門(1)(1 / 2)

人的情緒往往會影響會身體的狀況,常有人說被氣的我肚子痛就是這個道理,大腦控製人的情緒,刺激會影響身體的其他的各個部位。生病雖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戰勝病魔的主動權在我們自己。首先對胃病有個準確地認識,正確的判斷病情,端正思想,認清方向,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情不好的時候也不要拿寶貝的胃當出氣筒,且生活、情感和社會環境的壓力,每個人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所以發泄的時候要有選擇性方式和策略。同時,也要注意,不要讓我們的胃太多地承受超負荷的壓力。一旦承載不了,潰瘍、腸疾病、胃十二指腸疾病等各種疾病。注意心理的各種調適,消除憂慮,讓心情舒暢,有效的改善病情。

治療胃病思想要過硬

1.了解病情、針對治療

首先患上胃病,應該及時地了解自己的病況和根源,有針對性地適當調適下自己的生活習慣。首先去醫院診斷,在西醫診斷中,需要通過儀器的檢查,根據患病出現症狀的部位的病症來診斷,對於急症的治療、通常采用消炎、止疼的方法效果不錯,但對於慢性患者、卻收效甚微。由於患者對疾病的性質了解甚少,急病亂投醫,很容易進入誤區,以為胃炎、腸炎等慢性炎症,服用一些消炎鎮痛之類的藥物就可以解決問題,其實不然,往往發錢不治病。

2.端正思想、忌急求穩

對於慢性疾病的治療,患者應擺脫急於求成,快速治愈的治病心理,同大夫密切配合,在辨證施治,對證用藥,綜合調治的基礎上,按時服藥,心情平穩,調整飲食,從根本上尋求病因,標本兼治,方可從根本上得以治愈慢性胃腸病。

3.認清方向、事半功倍

中醫對慢性疾病的治療,有其獨到的理論見解和治療方法。在治療過程中,隻要專家辨證清楚,用藥準確,方法得當,對慢性胃腸病的治療,可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多年來,已形成不爭的事實。

胃病跟著情緒“走”

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體會,當情緒低落、萎靡不振時,常常茶飯不思、食欲不振;而精神飽滿、情緒高漲、心情愉快時,食欲備增,胃腸功能的變化成為我們身體情緒變化的“晴雨表”。

情緒變化又是怎樣影響胃腸功能的呢?動物試驗中驚奇的發現:當貓麵臨咆哮著的狗時候,胃腸道運動就停止了,胃酸分泌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這個說明情緒的變化對胃腸功能的影響是非常之大。長久如此,就會給胃腸道帶來很多疾病。

臨床研究中常常發現這樣的情況,突如其來的事件、家庭或者工作單位人際關係的緊張、高強壓的工作等導致的過度疲勞、焦慮和心情抑鬱的人,潰瘍病發生率就會明顯提高。在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潰瘍病的病發率明顯提高就是很好的例證。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發病也常常與情緒異常波動有很大的關係;此外,神經性嘔吐也說明情緒變化可影響胃腸。時下很多少女追求身體苗條,盲目節食,最終導致厭食症、進食後嘔吐、便秘、體重減輕,嚴重的甚至閉經。進一步的胃腸動力學檢查發現,胃內食物向腸道輸送也明顯減少,甚至導致胃腸倒流。當然也有其他精神刺激同樣也可導致神經性嘔吐。

很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受到非科學性誤導和聽信醫務人員的不當解釋,也常常可加重或誘導胃腸疾病。如對患者所謂的癌前病變的不當解釋和過分誇張的說辭,常常會引起高度精神恐慌,惶惶不可終日,奔走多方求醫,這樣耽誤了其他醫務人員的正確科學的解釋,而延誤了病情,導致其胃腸道疾病的症狀加重。

胃病雖然可以跟隨情緒“走”,但是主觀的情緒可以人為的控製的,這就需要我們的精神狀態時常處於一種健康的狀態,遇見難以解惑的事情可以求助與身邊的人溝通,與周圍的人溝通好,保持一種陽光的心態和積極的生活的態度,相信健康的胃就我們離我們就不遠了。

心情不好會“發泄”在胃上

有關調查研究顯示,在綜合性醫院的初診病人中,稍高與1/3的疾病為軀體疾病,不到1/3的疾病為神經功能症,其餘1/3則為心身疾病。如此大的一個比例,讓大家不得不開始關注心身疾病。

1.壞心情是一種“病毒”

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對人體心身健康有著重大的影響,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正在逐漸被“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取代。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心理、生理是一個不可分離的統一體,心情長期壓抑、性情抑鬱或重大突發事件造成的情緒急劇刺激,都可能會身體的某些疾病,所以說,壞心情就像一種“病毒”,它也會引起很多身體疾病。

中醫學中提出“暴怒傷肝、過慮傷心”,是不無道理的。醫學者從一些屍檢的報告中證實了這樣的觀點,長期的心情抑鬱、情緒低落的患者,大腦結構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大量的臨床經驗證明,情緒長期處在一個低落的不正常的狀態下,會導致肌體的免疫係統、內分泌係統失調,往往表現為一個長期的過程,最典型的就是胃病。在大腦中,食欲飲食控製中樞和情緒控製中樞離得比較近,相互影響幹擾非產強烈,所以人們心情不好的時候通常直接表現為胃口大減,食欲不振,當然也不排除極個別食欲旺盛的情況。如果長期情緒萎靡,從而伴隨食欲不振,對胃是一種嚴重的傷害,會引發胃部疾病。另外,還發現在重大創傷性事件發生時,很有可能還伴隨式的發生應激性胃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