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日常保健小竅門(2)(3 / 3)

老人消化不良有對策!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誘因最主要的精神因素是煩惱躁動不安,特別是中老年人的應變能力降低,大腦的正常神經調節直接受到不良情緒的影響,引起胃腸運動和分泌功能的紊亂。臨床證明,調節好情緒能夠很好的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保持良好的情緒對於預防消化不良等症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主要表現為胃內食物淤積,不能及時順暢排出。適當的補充礦泉水可有利的胃內食物的排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患者的腹脹、早飽、噯氣等多種症狀。具體方法是每天喝500毫升含高礦物質成分的礦泉水,可分多次飲完,最好在吃飯前後15分鍾各飲用150毫升,盡量少喝碳酸性飲料。

喝米湯和大麥粥米湯及大麥粥對脹氣及胃灼熱等病症有明顯改善作用。用5份水加1份米或大麥,煮沸10分鍾,再蓋上鍋蓋慢熬40分鍾。煮好後用漏勺過濾掉米粒或大麥粒,一天喝5~8次,涼了就熱一下再喝。

常按摩腹部按摩腹部宜在飯後30分鍾左右進行,先搓熱雙手,然後雙手重疊,按在肚臍上,用掌心繞臍順時針方向由小到大螺旋狀按摩36圈,再逆時針方向由大到小繞臍螺旋狀按摩36圈,此法可以增強胃腸蠕動,理氣消滯,對於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腹痛、呃逆有良好效果。

食鹽養胃有奇效!

早晨起床空腹時,常覺口中苦淡無味的時候,可以飲淡鹽湯1杯。同時還可以起到清理胃火、去除口臭的效果,還能促進消化功能、增強食欲、清理腸部內熱。

胃病患者常見的病狀是肝氣胃痛,可采用食鹽茴香熱敷療法。方法如下:取小茴香15克、大茴香30克,搗碎,加入約400至500克的粗鹽,將上述藥料一同放入鍋中,文火炒熱後,稍微變顏色即可,盛起放入布袋內,用毛巾包裹後,可以適當多包裹幾層,趁熱熨貼胃部和背部。食鹽茴香熱敷的方法,可使患者胃部的痙攣部位放鬆舒暢,通順胃氣,對消解胃病的起到一定的療效。

小提示:配製鹽湯時,粗鹽、細鹽或精鹽均可,去適量,先用開水衝調,待食鹽完全溶化後再加入少量冷開水,使之成為:“溫鹽湯”即可飲入。

深秋養胃 常喝四種湯

深秋與冬季,由於受到寒冷的刺激,人體的植物神經功能發生紊亂,胃腸蠕動的正常生物鍾被擾亂,容易引起胃病的舊病複發。下麵幾樣養胃的湯可對胃病患者有防治的作用。

(1)桂棗山藥湯。紅棗12粒、山藥300克、桂圓肉2大匙、砂糖適量。紅棗泡好,山藥去皮切成丁狀,一起放入清水中煮開,煮至熟軟時,放入桂圓肉及砂糖調味。待到桂圓肉已煮至散開,即可關火,一味鮮美可口的桂棗山藥湯即做成。山藥有益於補脾養胃,桂圓、紅棗有益氣血,起到健脾胃的功效。

(2)蘿卜羊肉湯。白蘿卜約500克,羊腩肉約750克。香菜、料酒、雞精、蔥、薑、鹽、胡椒粉各取適量,依據自己的口味可適當調節。將羊肉洗淨,切成粗狀絲條,白蘿卜洗淨後切成絲;待鍋點火後倒入底油,放入薑片煸炒出香味後倒入開水,依次加入鹽、雞精、料酒、胡椒粉來調味,水燒開後放入羊肉煮熟,然後放入白蘿卜,轉至微火煮至蘿卜九成熟後關火,最後撒上蔥絲和香菜葉即可出鍋。此湯補中益氣,溫胃散寒。

(3)紫蘇生薑紅棗湯。鮮紫蘇葉10克、紅棗15克、生薑3片,先把紅棗放在清水裏清洗,去掉棗核,薑切成片,然後將鮮紫蘇葉切成絲,和去核的紅棗、薑片一起放入盛有溫水的砂鍋裏,待開鍋以後改用文火慢燉30分鍾。然後將紫蘇葉、薑片撈出來,繼續用文火慢煮15分鍾即可。此湯起到暖胃散寒、助消化行氣的功效。

(4)胡椒豬肚湯。白胡椒30~50粒,豬肚1個,味精、料酒、食鹽各取適量。先將豬肚洗淨(可放入鹽、醋在開水裏燙洗),鍋內注水,將豬肚塊(或絲)下鍋,放入適量白胡椒,待鍋開後文火煮2小時左右,待湯稠肚爛時,加入味精、料酒、食鹽即可飲用。此湯飯前飲用都可以喝。胡椒性溫,可起到驅寒的功效,豬肚有健脾養胃的功效。

專家告誡:忙碌不是忽視胃的借口

假期通常是白領族看胃病的高峰期,因為沒有的忙碌的借口,這個時候消化道疾病患者光顧率比平時要多出20%~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