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企業展廳的敘事哲學(1 / 2)

企業展廳的敘事哲學

30+

作者:裴燕

在距離柏林1個多小時火車車程的Wolfsburg座落著大眾集團的汽車城Autostadt,這是一個占地28公頃的汽車主題樂園,雲集了大眾及旗下的奧迪、保時捷、蘭博基尼、布加迪等品牌中最炫最酷的車型、精心搜羅來的各時期的古董汽車,以及大量委托知名藝術家專門製作的藝術品……Autostadt是一個汽車愛好者的樂園,也是一個企業形象的推廣宣傳站——當然了,如果不是為了更好地展示企業的輝煌成就、推廣企業文化和維持顧客忠誠度,誰肯花這麼大手筆來運營一個看起來入不敷出的項目呢?

美學和智力雙重吸引力

這裏有多個大小不一的展廳,不過幾乎看不到那些在中國企業展廳中不可或缺的企業曆史陳列館——古董車的展覽已經足以讓觀眾了解汽車發展的曆史,最新最酷的車型展示了科技的發展水平,藝術品喚起觀眾對環境、社會的思考——如此設計精妙的展品足以傳遞企業的曆史、成績、文化或精神,又何必再用填鴨式的文字資料呢?話說回來,又有多少訪問者會真的對大篇幅的文字和創始人照片感興趣呢?即便這些資料的展示方式已經從櫥窗展板升級到了數碼LED屏或觸摸感應係統。

在這個不惜重金打造的汽車城裏看到最新最酷的多媒體展示技術讓人毫不意外,Level Green是一個你決不會錯過的展廳,一個充滿未來感的空間:形狀不規則的綠色建築構架出一個交錯連接的網絡,使得整個展覽像一件巨型的裝置作品、一個綠色有機體;在約1000平米的空間裏分布著26件展品,全部是數據雕塑、交互媒體牆等采用了多媒體技術的展品。

也許會讓一些觀眾意外的是這個展覽的內容,它沒有炫耀令人驚歎的未來汽車造型或技術,而是在討論一個看似抽象又宏大的主題:“可持續發展”——這個概念自20世紀80年代誕生以來,一直是各種國際會議、論壇、環保活動中的熱點話題;在這些討論中,汽車這個工業時代的產物以及它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產業發展模式難以避免地被指認為是造成目前全球能源緊張、環境汙染的罪魁禍首之一。一個全球汽車巨頭做這樣一個展覽的目的何在?是作秀還是認錯?無論如何,敢於麵對問題和挑戰正是企業自信以及對未來和社會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選擇這樣的故事主題無疑具有一定的難度,雖然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生態和社會領域一直被廣泛地討論,但說到底它仍然是一個難以具體化的概念。那麼大眾又要如何來講述這樣一個主題的故事呢?Maria Schneider博士是Autostadt的創意總監和該展覽的發起人,她說這個展覽的目標是提供一種關於可持續性的全麵的、與個人相關的、積極的觀點;同時結合批判和未來的挑戰。“我們牢記可持續發展與日常生活的關係,參觀者可以通過平常事物的例子了解這個複雜的話題,同時展覽又具有美學和智力方麵的吸引力。”

與抽象建立個人聯係

在Level Green展覽中,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被細分為6個主題區域,並通過多媒體的展示方式把這些內容轉化為觀眾可清晰感知的體驗中。在個人用途展區,參觀者可以發現他們個人可以對能源的使用造成什麼影響。來到《生態足跡》展品前,參觀者腳下的長條型屏幕上會出現一個跟真人尺碼差不多大小的腳印,參觀者右手邊的觸控屏上列舉著日常生活中各項能源消耗行為,例如日常出行方式、旅行、食物選擇、住房情況等等,參觀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而腳下的電子腳印會立即根據這些選擇變大或縮小,腳印遠端的屏幕上則會立即顯示需要多少個地球才能支撐地球上的每個人都以這種方式生活。生態足跡數據是可持續發展研究中的一項重要指標,表示每個人所需的陸地或海洋麵積,減少生態足跡對於促進可持續發展有著重大意義。這個展品把人們的生活與可持續話題形象地連接起來,讓參觀者知道他們個人的行為可以為環境的改變帶來何種影響。類似地,其他20多件多媒體展品采取不同的出發點,以生動直觀的方式使參觀者積極地參與話題,了解氣候變化的後果、可持續性對於經濟和社會的重要性、未來的交通概念和大眾實現可持續性的特別方式,並發現個體可以采取的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行動。

Level Green的概念發展、宏觀結構和科學數據源自於多個專業學術機構的協助,如全球領先的研究可持續性問題的智庫——烏波塔爾氣候、環境和能源研究所,《生態足跡》和多個數據雕塑的學術基礎及數據內容就來自於這個研究所;此外,海德堡大學能源與環境研究所和德累斯頓工業大學交通與經濟研究所也擔任了這個展覽的顧問並貢獻了相關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