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的選擇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應選擇動作緩慢且簡單的舞蹈,以慢步和中步為宜。一般來說,老年人常選擇的是交誼舞和老年迪斯科,還有一些借助扇子、彩綢等道具的舞蹈。
舞曲的選擇
不同的舞種對舞曲有特定的規範性要求,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在舞曲的選用上出現失誤,跳起來會很別扭。
首先,要選擇中老年人喜歡的音樂來伴舞。節奏適中、曲風優美、旋律歡快的音樂能讓人心情舒暢,如民族樂曲等;不要選擇金屬質感、節奏強勁、熱烈瘋狂的音樂,以免使人產生躁動感,如搖滾音樂等。
其次,應學會辨認樂曲的節拍,分清三拍和四拍的區別。應選擇韻律感明顯、節奏清晰的舞曲,更容易掌握。
糖尿病患者忌諱跳踢踏舞
踢踏舞雖然時尚,也能鍛煉身體的各部位,但是有3類人應慎跳踢踏舞。
第一,有心髒病史和高血壓的患者,應該量力而行。踢踏舞能鍛煉人的腿和腳,但踢踏舞的運動量較大,並且對節奏和頻率的要求非常高。
因此,患有心髒病和高血壓的人在練習踢踏舞的時候,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不要急於跟上別人的速度,要掌握好適合自己的節奏。
第二,關節炎和風濕、類風濕患者不適合練習踢踏舞。因為踢踏舞的節奏快,強度也高,所以對練習者腿部關節的要求也較高,如果關節不存在什麼疾病,那麼練習踢踏舞可使關節得到充分運動,有助於預防關節炎等。但是如果已經患上了關節疾病再練習踢踏舞,反而會加重病情。
第三,糖尿病患者切忌練習踢踏舞。由於糖尿病患者的體內本身缺乏糖分,四肢很容易無力發軟,如果此時強行練習踢踏舞,隻會對練習者的身體有害無益。
練習踢踏舞一定要循序漸進。中醫認為“人老腿先老”,所以一些中老年人的腿部神經和肌肉已經出現了老化現象。如果有人在剛開始練習踢踏舞時,膝、踝關節出現腫脹現象,必須暫時停止,等腫脹消失後再慢慢恢複練習,千萬不可急於求成。
瘦腰可遠離糖尿病
在醫學上,肥胖、血脂紊亂、糖尿病、高血壓被稱為代謝綜合征。經研究發現,代謝綜合征使患冠心病的風險增加了3倍,使患腦卒中的風險增加了4倍。肥胖(主要是腹型肥胖)是代謝綜合征的核心。
腰圍可以看做是腹型肥胖的指標,因此要瘦腰,以達到預防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的目的。按照腰圍值的不同,分為兩個預警信號:
(1)腰圍黃色預警。這是對腰圍超過黃線腰圍,但是尚未達到紅線腰圍的人群發出的預警信號。黃線腰圍值為: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
預防措施:規律飲食,適當控製總飯量,減少或避免攝入蔗糖;每天應攝入6克左右的鹽;控製飲酒或戒酒;減少脂肪攝入量,盡量食用低脂食物;每周吃兩次魚;多吃新鮮的食品。
運動治療的方法: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減肥目標;每天至少活動1次,每次活動30分鍾,比如散步、慢跑、做家務等。
(2)腰圍紅色預警。這是對腰圍超過紅線的人群發出的預警信號。紅線腰圍值為:男性≥102厘米,女性≥88厘米。
預防措施:腰圍超過紅線並伴有高血壓的人應定期去醫院檢查血壓、血糖、血脂,同時尋求高血壓藥物治療指導。通過輔助藥物治療,長期維持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的血糖、血壓、血脂、血黏度值,以延緩動脈硬化的進程和心、腦、腎、視網膜等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勤動雙腿保健康
人體主要運動的支撐點和著力點都來自於腿,腿的負擔是最大的,不僅要支撐全身重量,還要完成走、跑、跳等運動。所以,腿是最先衰老的。
保持腿部健康對人體非常重要,隻有選擇正確的方法,才能有效鍛煉雙腿。
第一個方法是邁大步。練習時,左臂前擺,右腿盡力向前邁出,雙腳站穩後,使身體下蹲,形成“前弓箭步”,稍作停留後雙腿同時用力站直身體,然後交換雙腿。100米的距離,男士最好用80~100步走完,女士最好用100~120步走完,每天堅持走200~500步。
第二個方法是小半蹲。身體站直,雙腳分開15~20厘米,腳尖向前,雙手自然下垂或叉腰,屈膝半蹲,身體大約下沉10~15厘米,保持靜止。每次蹲10分鍾左右,每晚做1次。此練習能提高雙膝功能,預防膝關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