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方文學·境界》 城市建築 專題文章(2 / 2)

由此,鑄就了桂林國奧城的兩個“生命”基因:

第一,桂林國奧城必須是一個聚人氣的生活場。除了體育館、遊泳館、文化展示中心、奧林匹克濱江公園、水上活動中心、休閑商業街、健康會所、幼兒園、小學等全方位的生活配套硬件設施以外,桂林國奧城還將通過全生命周期的物業管理、健康管理等軟件服務體係,構建“幼有所管,老有所養”的生活場。

第二,桂林國奧城的建築,融中國風、奧運文化和桂林本土人文三大主題於一體,形成具有桂林特色的時代人居空間。國奧之所以選擇澳大利亞柏濤建築規劃設計院首席設計大師王漓峰親自為桂林國奧城項目執筆,原因便在於——漓江邊長大的王漓峰,對桂林的風土人情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恰好桂林國奧城又是位於漓江邊上,於是便成就了這個項目的“天、地、人、和”四大氣場。集新中式建築精華之大成,融入漓江文化元素,桂林國奧城的建築彰顯出獨特的生命力。

「引領城市生活新主張」

【樹立桂林人居新形象】

“桂林,坐擁甲天下的山水,卻沒有甲天下的生活”——坊間流傳著這樣一種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國奧城落地桂林後,人們這種保守思想將會被顛覆。國奧人天生善於打破紀錄:北京國奧村(奧運村),讓國奧獲得了全球唯一一個“LEED-ND”金獎;國家體育館,讓國奧打破了最大室內體育場館的亞洲紀錄;上海世博會,讓國奧村展館成為唯一住宅項目入選城市最佳試驗區……國奧城,正在開啟桂林人居的嶄新篇章。

當前的桂林人,生活著實有點兒陳舊。世界各國的遊客以“久仰桂林”的虔誠心態來到這裏,卻掛著“名不副實”的失望臉譜告別了這座城市。國際化新生活,不隻是會說幾個英文單詞這麼簡單。桂林人,往往苦於——想觀賞一部百老彙音樂劇,卻找不到劇場/要聽一場音樂會,得專程飛廣州/愛運動,預訂不到場館/喜歡逛街,發現沒有停車位/上了年紀,注重養生,卻得不到專業指導/孩子到了上學年齡,卻沒有好學校……桂林國奧城的出現,將讓這一切改觀。有了國奧城的世界新桂林,無須久仰,得親臨體驗。

【對話世界,啟迪未來】

國奧首個“城”係列項目以“告別舊時代·啟迪新未來”的風範在國際旅遊名城桂林首發。

曾幾何時,桂林人隻能依靠甲天下山水與世界對話,這樣的對話方式,有點單調,缺乏互動交流。遊客描述:“桂林這座城市,像個寂寞姑娘,太矜持,不會打扮,沒有國際範,遊客可短暫停留,卻不宜久居。”換言之,桂林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國奧城,是一座橋梁,連接著古今萬年漓江,溝通起中外世界桂林。這裏,是桂林交流世界文化的平台。這裏,是桂林實踐未來生活的載體。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便從這裏開始,走向世界。這裏是世界桂林的第一站——桂林國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