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南方文學·境界》 城市建築 專題文章(1 / 2)

《南方文學?境界》 城市建築 專題文章

新城事/新天地

「勢起世界桂林」

2009年12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幹意見》(國發[2009]42號)明確提出:桂林要充分發揮旅遊資源優勢,打造國際旅遊勝地。2012年11月,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複了《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這是國家發展改革委首次破例為國內一個地級市批複《規劃綱要》。

【首都北京】2013年3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專場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領導及相關部門,以及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70多家境內外媒體到場參加。

【香港特區】2013年3月28日,桂林市委、市政府在香港舉行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新聞發布會暨招商推介會。香港各行業70多家企業負責人,以及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人民網、鳳凰衛視、亞洲衛視、無線電視台、文彙報、大公報等20多家境內外媒體參加新聞發布會。

【深圳特區】2013年3月31日,桂林市委、市政府在深圳召開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新聞發布會暨招商推介會,向外界宣布桂林將於2020年建成我國首個國際旅遊勝地。新華社、《人民日報》、《文彙報》、鳳凰衛視、《廣州日報》、《深圳特區報》等40多家媒體以及150多家企業負責人參加。

【首府南寧】2013年4月20日,桂林市委、市政府在廣西首府南寧舉行桂林國際旅遊勝地建設新聞發布會。廣西壯族自治區有關領導、全區各兄弟城市代表、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40家境內外媒體出席了發布會。

當一股“世界桂林風”正席卷海內外之時,由國奧集團發起的城市運營大局也在桂林緊鑼密鼓地鋪開。其實,早在2009年,國奧便已將桂林納入了發展版圖。緣起桂林國奧城這個前無古人的城市標杆項目,國奧深耕桂林四年所打造的這顆漓江畔的璀璨明珠,將在2013年以耀世之光綻放於世界桂林的北大門。

「代言新時代桂林人居」

【標杆之城】

近千畝的城市人居大盤,三分之一用於體育館、文化展示中心等配套設施建設,三分之一用於打造奧林匹克主題濱江公園,僅將剩餘的三分之一用於商品房開發……放眼全中國,都沒有幾個發展商會投入如此大的手筆,傾注於一個人口不足百萬的市場。國奧集團卻實實在在幹了這麼一件不太聰明的事情——以地王之高價競得土地使用權,並投入數億資金用於項目周邊城市配套建設。然而,在深入了解了國奧集團城市運營戰略之後,你便會由衷折服。

【活力之城】

作為一家起勢於北京奧運的國家級城市運營企業,國奧集團從北京國奧村(奧運村)、國家體育館開始,便立足於打造精品項目。桂林國奧城,也必將承襲這一經營理念,以高標準、高品質樹立城市運營典範。國奧“要建看得見的樓,更要建看不見的樓”,換言之,在國奧人的意識裏,每一座建築都必須有“生命”。國奧建築的“生命”具有兩層含義:一是聚人氣,較之於當今市場風行的投資型商品房,國奧更注重建築的人居本質,堅持以人為本,建造生命之城;二是有文化,國奧反對千城一麵的快速簡單複製,主張將奧運文化、中華文化和地域文化三生合一,讓每一個項目都能契合一方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