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仿生養生拓展——健康瘦身(3 / 3)

民國年間的《少林拳術秘訣》一書記載,金元人白玉峰,剃度於嵩山少林寺,創設五拳,“考五拳創始之旨趣,係取法乎漢華佗氏,不過略為變通而已。顧華氏之術,名為五禽戲……而五拳師承之意,隻將其鹿、熊、猿三者,改為龍、豹、蛇。而鳥之一術,仍襲其意,不過變鳥之虛稱而為鶴之實指,可見五拳之淵源,固有所本。”

無論就形意拳的龍身、虎抱頭、熊膀、雞腿與“槐蟲步”;擊技術傳人中“貓竄、狗閃、兔滾、鷹翻”的訓練技法;八卦掌技法中的“行如龍,坐如虎,轉身如猴,換式如鷹”;以及張三豐觀雀、蛇相鬥,而領悟並創立太極拳等等。

無一不是“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易經思想中反映出的仿生學思想。

形意、八卦、太極,原是我國北方最盛行的武術。在這三者之中,最易於學習和臻用的,當推形意拳。形意拳的起源甚古,傳說創自南宋抗金名將嶽飛。形意拳包括五形拳、十二形拳和進退連環拳等,形意拳中有很多模仿龍、虎、猴、雞、燕、鷂、蛇等動物的動作,其仿生功效亦值一究。

形意拳是中華武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曆代名手輩出,人才濟濟,曆來練習者不絕,以河北、山西一帶流傳最廣。形意拳汲取了龍、虎、猴、馬、鼉、雞、鷂、燕等禽獸動作的運動特長。從而形成了以三體式,五行拳(劈拳、崩拳、鑽拳、炮拳,橫拳)為基礎,十二形拳(龍形拳、虎形拳、猴形拳、馬形拳、鼉形拳、雞形拳、鷹形拳、熊形拳、鮐形拳、蛇形拳、鷂形拳、燕形拳)為主體的形意拳體係。使武術的仿生理念發展到了一個更加完美的境界。

形意拳汲取了水中魚類,陸地走獸,天上飛禽的動作形象,它把這些動物在搏鬥中最具威力的動作借鑒到了拳式之中。形意拳的仿生理念,不是簡單地去模仿動物們的身體外在形態,而是還包含有動物們所展現出的內在精神氣質,使人體的“外形”和“內意”都得到鍛煉,體現出了傳統的“性(精神)命(肉體)雙修”的養生思想,這也是現代醫學對於人體的健康標準(肉體上的生理和精神上的心理均達到健康)。

下麵我們來看一下形意拳的仿生理念,即“像其形”、“取其意”、“學其技”。

1.像其形

動物千姿百態形態各異的行為動作,是拳家們塑造拳式、編創套路的原材料,經過拳家們在實踐中的錘煉,使形意拳的表演達到了生動活潑、栩栩如生的境界。陸地上的走獸,四肢強壯,具有步態穩健和發力勇猛的特性,借鑒到拳式之中,使拳式的步法紮實穩固,手法發力剛勁,使人體的骨骼堅硬,肌肉豐滿。水中的魚類,在動作上具有首尾相應的特點,借鑒到拳式之中,可使拳姿靈活多變,對人體的脊柱運動具有伸縮舒展的作用。天上的飛禽,具有展翅飛翔的特性,借鑒到拳式之中,通過兩臂左右舒展,使人體胸腔擴展,提高了肺活量。

2.取其意

注重精神調養,是形意拳的獨特之處,是武術從肉體磨煉到精神修養的升華和進步。形意拳通過精神假借十二種動物各自所特有的精神氣質,來激發人體的正氣,以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目的。通過模仿十二種動物不同的神意氣質,來調練人的心神,從而起到改善髒腑功能,增進人體健康的作用。

3.學其技

自然界的各種動物,都具有各有獨特的搏擊技能。如:老虎所具有“餓虎撲食”,老鷹所具有的“雄鷹撲兔”,猴子所具有的“探爪撲麵”等。形意拳,就是以十二種動物風格各異的搏擊本領為雛形,經過數代拳家的潛心研究,最終形成了十二形拳拳式動作的完整體係。

形意拳拳式動作的技擊功能,不是簡單地仿效於動物,它還蘊含著人體經絡學,人體解剖學,人體力學等學科的知識。

作為武術的重要一門,形意拳被列為我國體育院校武術係的必修課。近年來各地形意拳家以健身為目的對此拳不斷總結經驗並廣為傳習。相信形意拳必將重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