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賄

收藏物語

作者:高占交

“雅賄”一詞源自漢代,唐代漸成風氣,明清已臻極致。其意是受賄者將一般藝術品或高仿品放到拍賣行(古代放到典當行),送禮者一擲千金買下。美其名曰:“雅賄”。

近年,“雅賄”在國內藝術品市場頻現,上個世紀末,中央有關部門下文,禁止拍賣行洗黑錢,可見“雅賄”的猖獗和危害。

千禧之年,世紀之交,改革開放的南方A市,成了中國二百多年經濟發展的一片熱土,我作為一名著名大學曆史學係的研究生被分配到A市文化局當秦局長的秘書。近水樓台先得月,我到職的第二年,秦局長升任該市抓文化的副市長,我從局長秘書搖身一變成了副市長秘書。秦副市長官運真好,不到三年,又升任該省組織部長。我還沒適應秦部長的稱謂,秦部長便找我談話:“小倪,你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我身邊,我很喜歡你,精明幹練,文采好,做事拿捏得準,很隨我心,但不能因為我喜歡你,就耽誤你的前程。我想給你找一個位子,就是原來我們局下邊的一個事業單位,也是我局唯一的一個經營單位。這個單位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文物商店和拍賣行。這兩個單位你一肩挑。”事情來得太突然,我一點精神準備也沒有,隻能本能地說出心裏話:“秦部長,非常感謝你的栽培,說實話,這兩個業務我一竅不通,擔心辜負你的厚望。”

“沒關係,這兩個單位的總經理一直都是我任命的,單位裏老人很多,業務你不用操心,你就管好人權和財權就行。雖然你離開我身邊,我們還是會不斷見麵的。”秦部長說完,拿起桌子上的一把車鑰匙,遞到我手中。

“你將我的車開走,有了這個車牌,進出省委方便。”

第二天,我回到局裏報到,局長熱情地接待了我。文化局局長姓王,是秦部長當局長時的辦公室主任,我們很熟。他一見我立刻起身相迎,“倪總來上班了,我前天接到秦部長的電話,知道你要衣錦還鄉,今晚我已經安排了給你接風,局領導和文物商店、拍賣行的副總都參加。”

一聽王局長說要為我接風,我握著王局長的手便由單手變成雙手,一邊緊握,一邊說:“王局,咱們都是老朋友了,千萬不要客氣,你也知道我不勝酒力。”

“倪總,請放心,今晚就是給你接風,局裏都是您熟悉的老同誌,拍賣行、文物商店的幾個副總也是老同誌,我給您撐舵,一百個放心。”

見王局一臉的誠懇,我不好再說什麼,便與王局說:“麻煩你給介紹一下文物商店和拍賣行的情況。”

“好,好,咱倆一邊喝茶,一邊聊。”

王局詳細地介紹了文物商店和拍賣行的情況,我原來緊張的心放到肚子裏了。

局文物商店成立於20世紀60年代初,屬於事業單位,現有職工160多人,分陶瓷部、玉器珠寶部、書畫部、古家具部、藝術品部,是該省唯一的資格最老、擁有康熙六十年以後文物藝術品進出口資質的單位,每年在廣交會上都有近千萬的藝術品出口,基本上是石灣窯近現代的藝術品,也有少量明清家具出口。拍賣行成立已有十幾年,是國內屈指可數的國有拍賣行,分兩個部,罰沒物品拍賣部和文物藝術品拍賣部。罰沒物品拍賣部拍賣司法部門和海關沒收的物品,僅此一項,純利潤三千多萬。文物拍賣一年春秋兩次大拍,利潤也有一千多萬。兩個部門經營情況良好,局裏就靠這兩個部門發福利。

王局長的介紹,使我如沐春風,如釋重負,“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好比我此時的心情。秦局真乃我再生父母,如此美差、肥差真真就落在了我的頭上。

接風晚宴的豐盛和快意自不必贅述,我上任後的輕鬆真是快活似神仙。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肥吃肥喝是尋常之事,業務的輕鬆是想都不用想的。罰沒、拍賣是每周必有的業務,雖每場掙錢不多,但都是送上門的錢。我的工作好像漸漸明朗,每年兩次藝術品春秋大拍,一定會有人找我,大部分是省市某個領導寫條讓我關照一下某件拍品一定要上拍賣圖錄,並且連傭金也規定好,買賣雙方不能超過百分之五。我當然是照辦不誤。有時拍賣行征集部主任發幾句牢騷,說拍品太差,我總拿領導批條壓他,征集部主任對此事好像也輕車熟路,照辦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