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廣播能吸引電商?

環境·趨勢

作者:超華

如果你去參加一個新媒體的活動,恰好你又是傳統媒體,多半情況下,你會被新媒體的人同情:傳統媒體都在衰落,你還在這個領域混,真是不容易啊。

尤其是去年的情況下,傳統媒體普遍衰落,當然,被同情也是出於好意,不過,對於經營的情況,其實冷暖自知,傳統媒體並非一篇哀鴻遍野,例如廣播界的標杆頻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之聲的廣告經營連續幾年平均增速40%,經濟之聲在去年增長67%。

廣播為何能夠吸引企業的業務型廣告?視頻媒體不是比音頻更先進嗎?

評判先進與否,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效果。

隻有創新,才有第二春

波司登是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一個忠實的老客戶,擁有雪中飛和波司登兩個品牌,在傳播上有塑造品牌、促銷產品、支持渠道、打擊競爭對手等需求,一個電視15秒廣告能展現嗎?

肯定不行,所以他需要很多版本去展現,除了品牌廣告和開拓全國渠道的招商廣告外,還需要很多關鍵詞去展示產品:這是誰設計的,什麼樣的風格的,什麼麵料的,是采用稱重鴨絨不是雞毛的等等,這麼多宣傳點,在電視上講一分鍾也講不完。

傳統媒體如何滿足客戶的這些需求,難道都讓給網絡?

經營中國之聲和經濟之聲的央廣廣告就抓住了客戶的這種轉變需求,以靈活應對需求多變。

電視一般3個月不換版本,很難展現更多的產品優勢,而且很難實現深度植入的即時化營銷,那央廣就隨需應變,隻要客戶需要,在不影響播出質量的前提下,第二天就可以播放,滿足客戶重大事件的臨時變動。

同時,廣播跟電視比,製作成本低得多,而且,播放時間更靈活,最短5秒即可,從原來的15秒到5秒。碎片化時代,人們的注意力已經很難長時間集中,5秒鍾的告知性信息剛剛好,撩撥了聽眾的興趣,加之每天高頻次地重複,加強了廣告的疊加效果。

這種創新還大大降低了廣播的投放門檻,在電視上隻能幾百萬的投放,現在幾千塊就可以先做嚐試,廣告創意出來,可先在廣播上投放一個星期,效果不好也可盡快更換廣告版本,對於很多中小企業,這種靈活的投放方式,讓央廣的收入大幅度增長。

網絡廣告的確衝擊了傳統媒體,但是,央廣卻很好的利用了這種衝擊,讓網絡廣告的告訴增長帶動了自己的增長。

互聯網特點是海量,快速,但是缺點也是海量,大量的信息雖讓人感覺互聯網很活躍,但其實互聯網是最僵死的,其實活躍的隻是百分之一的這個信息,百分之九十九的信息放在網上,無人點擊,信息沒有權威性和可信性,那麼靠什麼去激活互聯網廣告呢?

靠的是另外一個覆蓋足夠大的一個媒體去激活它,就是廣播+搜索,假如企業做搜索引擎推廣,百分之七十的預算用於廣播媒體,例如實現中國領土覆蓋的中國之聲,百分之三十用於搜索置頂,就會引導更多人去網絡搜索,從而實現更加好的推廣效果,而且廣告宣傳的關鍵詞可以多變,一天8個版本、8個5秒鍾,8個5秒鍾裏麵可以對產品不同方麵進行闡述。

比如中石化自助加油,該產品的利益點會展示在四個方麵:加油便捷、樂趣,環保、經濟實惠、安全放心。將這些利益點全麵展示出來,就需要多個版本,根據不同時間,不同境遇,不同環境去不斷更換廣告版本。中石化的這些廣告利益點,主要針對三大類人群,廣告投放的比重是不一樣,所以,一天投放十幾個版本,每一個版本的投放人群都不一樣,比如早高峰主要針對私家車主,晚上則主要針對國道上的大客車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