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劉媽媽病倒了,錄取通知書也送到了,劉慧竟然被北京的名校給錄取了。劉慧自己也有點蒙,她什麼也沒說,皺著眉頭紅著眼睛在鄉親們的幫助下,辦理了爸爸的後事。最後,鄉親們在村長的帶動下,捐出了1066元錢,還有周嬸更是說要租劉慧家的田地,而賣了準備養到過年才殺的豬,賣得的900元全給了劉媽媽,說是田地的租金。而劉媽媽和劉哲則按照大家夥商量出來的辦法,劉媽媽跟著劉慧去北京,等身體好了,隨便找個端盤子洗碗的活也比在家種地強,當然這也是因為劉爸爸畢竟是老師,劉媽媽在劉爸爸的影響下,能說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能跟外地人溝通,所以才有這麼個決定,要不然寧可在家種地,也不要去北京。畢竟出門在外,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那會是更苦的一件事情。劉慧也認為這是最好的安排,自己在外讀書,媽媽一個人在家她也不放心。於是,劉慧把家裏能用的木料、水缸、瓦罐等物件全搬到了周叔家裏,對著他們深深一揖:“周叔,周嬸,這些東西勉強能用,你們就都留著用吧,隻求周叔周嬸能把我家的田地料理好,別給荒廢了。”
劉爸爸出殯那天下午,村長用村裏的拖拉機把劉慧和劉媽媽送到了縣一中張老師家,交代清楚後,揉了揉劉慧的頭,歎著氣上了拖拉機,回去了。張老師皺著眉頭拿出了存折和他這個月剛發的工資,以及他老婆遞過來的接下來這個月的生活費,一起交給了劉媽媽:“我們當老師的,收入不高,我也幫不到你什麼忙。今晚你們在我家住下,等下我就去給你們買火車票,早一天到北京,就可以早一天去找工作,早一天找到工作,你們才有活路、有盼頭。一句話,不管怎麼樣,小慧的書一定要念下去。”然後又扭頭對劉慧說:“你別不吭聲,如果你到了北京,敢不去報到,我就把你揪回村裏吊起來打!”劉慧心裏那個小小的想著去了北京就跟媽媽一起去找工作的念頭被徹底打壓。
第二天一早,劉慧便帶著劉媽媽在張老師和張師母的關心、擔憂的目光中,坐上了開往北京的火車。
幸運的是,她們在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再轉汽車,輾轉倒了幾次車到了學校後,居然找到一個離學校不算遠,坐公交車隻有15站路的房子,房子是老式的小區居民房,一房一廳,35平方左右,一應家電家具齊全,最讓她們滿意的是,房主急著出國,而上一任租客又老是不按時交房租,這時便降低房租隻求房客能按時付房租費。雖然對於劉慧他們來說,每月800塊的房租有點貴,但一比較就知道還是劃算的,上學方便,不用轉車,這附近是生活區,很多的大排檔小飯店,劉媽媽找工作也方便,如果去郊區,也許能找到500的房子,再低也沒有了,但交通很不方便,劉媽媽找工作也會不那麼好找,而且今晚他們也不用露宿街頭了,動不動就一兩百的旅館她們可舍不得去住。所以劉慧跟媽媽商量後,一咬牙便租下來了。交三押一,再置辦點生活起居的必需品,帶來的錢,除了存折裏取出來的一萬,還剩下2180元。草草吃了晚飯,劉慧和劉媽媽早早就去休息了,她們明天一大早就要去找工作,得有好的精神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