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找房子把好運氣用完了,工作找的並不順利,一周過去了,那些飯店不是嫌棄劉媽媽普通話說不好就是嫌棄她年齡大,甚至還有嫌棄她穿著打扮太土而不要她的。倒是劉慧,竟然歪打正著收了2個跟她學二胡的學生。原來,劉慧看到劉媽媽找工作不順利,便拉二胡給媽媽解悶,結果讓鄰居聽到了,非要讓劉慧教他家的孩子拉二胡,這個叫大寶的孩子還有個小夥伴君君,小夥伴君君見大寶開始學二胡了,得,回家就跟爸爸媽媽要求要學二胡,最後倆孩子一起學得了。劉慧也不按專業收費,就隨便收了個50塊一人一天,也不限時,等孩子自己拉累了就下課,差不多一個半小時左右。而別的音樂老師那可是45分鍾一節課,100塊一節課都算便宜的,有點規模有點名氣的培訓中心都收到200一堂課了。這下好了,一傳十,十傳百,整個小區都知道劉慧二胡拉的好了,雖然現在外麵教樂器的五花八門,但還是有不少家長喜歡二胡的。就這樣又過了2周,離開學隻有一周的時間了,劉媽媽終於找到了工作,是在一家超市做清潔,每月1800的工資,離住的地方倒也不遠,劉慧花了80塊幫媽媽買了輛二手自行車,騎車也就半個小時就到工作的地方了。而這時候,連帶大寶和君君,劉哲已經收了13個學生了,還是50一天,不過時間有所限製,一堂課縮短到一個小時。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太長,孩子多了,怕有的孩子吃不消。如果有不懂的,隨時可以過來開小灶。當然得是劉慧有空的情況下,畢竟她快要開學了。劉慧也跟家長們說清楚了,開學後就改為周六和周日上課,每天下午1個小時。她的教學特色是在分出孩子有沒有繼續學習的必要之後就會找家長談話,這個時間基本在一年半左右,有天賦的她會建議家長送去更正規的培訓中心好好培養,畢竟她自己什麼證書都沒有,教出來的孩子除了能演奏其它的可得不到認可;沒什麼天分的,便勸地方停課;要是那種想學又進步不大的,她便給那娃娃打個八折。
不管她同時帶2個班還是3個班,總數都不會超過15個,她說多了帶不過來,而且會影響教學質量,讓那些報名晚了的家長要麼等下一期,要麼去其它她去看過後覺得還不錯的培訓中心。她的小小培訓班靠的就是口口相傳,居然在什麼證件都沒辦,什麼稅費都沒交的情況下安安穩穩的開辦著,除了人多了後另外租了個房子當教室,畢竟十幾個孩子呢,她家的小客廳可坐不下。那房子是第一個學生大寶他大伯家的,所以也就象征性的收了1千塊,按行情起碼也得1800。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下去了,劉慧和媽媽開銷低,除了必要的開銷,以她們的收入居然還能每個月存下3000塊左右的錢來,這讓劉慧和媽媽很是開心了一陣。於是每年過年時她們都寄1000塊錢回去村裏,讓村長給村裏的公共設施置辦點能置辦得起的必需品。
一轉眼,四年過去了,劉慧大學畢業了,學的熱門行業計算機,可這幾年養著她和媽媽,讓她和媽媽熬過來的卻是她小時候無聊時無意中學會的二胡。
劉慧領到了學位證書,也拿到了畢業證書,走出校門,站在校門口,看著手裏的2個證書,心裏暗暗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在這裏站穩腳跟,不為別的,隻為圓那些在家鄉正眼巴巴盼著我成為城裏人的鄉親們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