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高職教育的發展
教育論叢
作者:蔡小平
摘要: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結合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從高職教育的發展現狀出發,探討了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高職教育;發展
作者簡介:蔡小平(1974.10-),女,湖北黃岡人,黃岡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9--01
一、高職教育的地位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曆了啟蒙、形成、興起和成熟幾個階段,從1985年國家正式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到2010年國家教育部對高職教育作出的發展規劃,到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體係。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肩負著培養麵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我國現代化建設新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戰略地位。
二、高職教育的發展現狀
(一)高職教育發展的成效
1、培養目標日漸明確。2010年教育部在《國家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0-2015)》中明確提出: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質量為中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內涵建設為重點,走產學研結合發展的道路,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這為高職教育的發展確定了方向。
2、專業建設形成體係。近幾年來高職院校按照職業教育要求、地方人才需求和市場發展導向積極進行專業建設。各高職院校均以工作係統為中心,以崗位工作過程為主線,以職業能力為核心設置課程體係,開發專業教材。
3、師資建設效果顯著。高職院校一方麵通過實施“名師工程”,采取各種激勵機製促使教師提升業務水平;另一方麵通過開展“雙師工程”,積極派送教師到企業鍛煉,使師資隊伍在學曆結構、職稱結構和“雙師”素質結構等均得到較大改善,整體素質明顯提高。
4、校企合作積極推進。高職院校為提升學生技術應用能力並發揮院校人才、智力優勢,不斷推進學校與企業的合作,與企業開展深層次合作,為企業提供了大量的服務與技術培訓。
(二)高職教育發展的不足
盡管高職院校在近幾年有了一定的發展,好像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卻存在著諸多問題。
1、高職教育認識不足。一是高職院校本身對高職教育的理念不明確。高職教育要長遠發展,必須把服務於社會作為宗旨。服務社會不僅僅在於培養技能型的學生,還應該在就業、科研及培訓、技術服務等多方麵為社會提供資源。二是社會對高職教育認識的偏差。盡管高職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是事實上社會對於高職教育並不看好,他們認為高職教育低人一等,隻是高等教育的“添加劑”。
2、服務地方經濟不夠。高職教育要服務社會經濟,特別是要與地方經濟聯係起來,把服務地方經濟作為突破口。但是相當部分的高職院校並沒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總是將目標投向遙遠的發達地帶,忽視了賴以生存的地方市場。
三、高職教育發展的舉措
高職教育要想越辦越好,發展的前景更廣闊,應做到:
1、了解市場需求,打造專業特色。高職院校應以專業建設為龍頭,緊密結合區域經濟優勢和產業結構的調整變化,根據教育部對專業建設的要求,通過對教改試點專業、品牌特色專業的逐年建設和不斷投入,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重點專業的建設力度,建立一批特色鮮明、在行業企業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特色專業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