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網絡化條件下優化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思考(1 / 2)

對網絡化條件下優化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思考

教育論叢

作者:陳捷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網絡化教學的主要優勢,並提出了在此條件下,對計算機教學的兩種主要模式的具體優化措施。

關鍵詞:網絡;計算機教學;優化;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9--01

1.前言

在信息爆炸的網絡化時代,教育信息化已經不能僅僅稱之為一種必然趨勢,而更應該視作一種適應時代發展必然且必需的要求。計算機教學一直是以計算機為實踐主體,操作性非常強的教學科目。在計算機教學中,網絡化已經成為基本要求。但由於學校與社會的信息同步存在一定的滯後性,教學觀念的落後使得網絡化條件在計算機教學模式中並沒有發揮其主要優勢。這一點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和思考。

2.網絡化教學的主要特點

2.1教學過程的全方位互動

傳統教學中,教學過程中的互動主要在於老師與學生的互動。它主是以提問回答,布置作業等形式來體現的。顯然這種互動是不明顯且十分滯後的,自然也就不能達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而在網絡化條件下的互動則可以是全方位。以計算機教學為例,通過網絡,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可以即時傳達並且即時反饋。

2.2教學資源的即時拓展和共享

在網絡時代,教育資源的豐富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網絡化教學中,教育資源可以根據教師或學生的即時需求進行即時搜索,從而得出新的教學內容,實現教學資源的即時拓展。比如計算機教學中有很多軟件和信息資源需要隨時更新,通過網絡,教師可以很方便地將自己手中的最新資源共享給全班同學。

綜上,網絡化條件無疑是有益於計算機教學的,那麼我們如何使網絡化條件更好地服務於計算機教學呢?

3.改進網絡條件下計算機教學模式的措施

3.1優化以老師為主的集體教學模式

在集體教學模式中,老師一般利用講授法創造某一特定情境,使得學生對某一問題或者某一現象產生興趣。再闡述與此問題相關的固定概念和基本原理。最後詳細闡述並演示達成某一目的的分解操作過程。在同學們自己實踐操作中,老師進行不定向地一對一的答疑和輔導。最後老師針對大部分學生提出的某些重點疑問做出詳細解釋或演示。網絡化條件對於集體教學模式的最大益處在於,它可以有效地延展課堂教學,使得老師能夠進行點對麵,不限製時間地點的網絡式輔導和答疑。

如建立某課程的多人即時溝通平台(QQ群或YY頻道),並預約相關老師進行在線答疑,使得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能夠得到很好的延展。利用多人即時溝通軟件,學生們能隨時隨地將自己在課下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饋給任課老師,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個人情況進行單獨輔導或者留至課上進行集中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