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氣中的“天人合一”養生密碼 (1)(2 / 3)

此時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飲食調養方麵,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忌偏寒、偏熱、偏降、偏升的飲食,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肴時常配以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平衡;在思想調養方麵,要保持輕鬆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起居方麵,要堅持適當鍛煉、定時睡眠,可以適當地晚睡早起,在庭院散步,抒發情緒,方可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此外,還應繼續秉承春捂秋凍的原則,不可驟減衣物,運動出汗後要及時回到室內,換下汗濕衣物。

清明

清明,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一年中的第五個節氣。養生方麵,重點在於補腎、調節陰陽虛亢等。

此時,通常由陰陽失調所致的病症易高發,如高血壓等,故養生應以補腎、調節陰陽虛亢為主。常見的陰陽失調類型有:①陰虛陽亢症,一般表現為頭痛頭暈,麵時潮紅,耳鳴眼花,失眠多夢,腰膝酸軟,四肢麻木。②肝腎陰虛症,一般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耳聾,目澀而幹,腰酸腿軟,足跟痛。③陰陽兩虛症,一般表現為頭目昏花,麵色蒼白,間有烘熱,心悸氣短,夜尿頻多,腰膝酸軟,或有水腫。

可見,防治這些病症,應從調和陰陽,扶助正氣著手,采用綜合調養的方法。其中,精神方麵,應保持平和心境,戒怒戒躁,以防陽動太過;起居方麵,應早睡早起,以順養肝氣;運動方麵,應多做戶外運動,踏青、郊遊等;飲食方麵,應減甘增辛、補精益氣。

穀雨

穀雨,在每年的4月20日前後,一年中的第六個節氣,有“雨水生百穀”之意,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此時的養生重點放在調節人體內部環境以適應外部環境方麵,從而保持人體各髒腑功能的正常。

此時,早晚出門時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過敏體質的人,應減少戶外活動,避免與過敏源接觸,飲食方麵要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出現過敏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這個節氣應多吃一些有滋陰養胃、降壓降脂、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祛除風濕、溫補養血等功效的食物,例如:菊花鱔魚、草菇豆腐羹、生地鴨蛋湯等。

夏季:泄“陽”養“長”

夏季是一個萬物生長旺盛的季節,也是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的季節,此時的養生重點是向外宣泄人體的陽氣,順應陽氣上升生發的特點,保護心脾。同時,夏季也要納涼避暑,以保護肝、腎、肺各髒器。依《本草綱目》所言,初夏宜增辛味,以養肺氣;盛夏宜增鹹味,以養腎氣。

立夏

立夏,在每年的5月6日左右,表示夏天的開始,“夏”原為“大”之意,“立夏”指萬物都已長大。因夏季心陽最為旺盛,故此時養生,應注重對心髒的特別養護。

精神方麵,要做到精神安靜、心態平和,多做一些比較安靜的事情,如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以保持心情舒暢;飲食方麵,應多吃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吃油膩和刺激性較大的食物,否則易造成身體內、外皆熱,而出現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也應多喝牛奶,多吃豆製品、瘦肉等對養心有好處的食品;穿衣方麵,不要急於換上單薄的衣服,晚上睡覺也不要蓋得過少,以免夜裏受寒感冒。此外,老年人還要注意避免氣血淤滯,以防心髒病發作。

小滿

小滿,在每年的5月21日左右。正如俗語所言,“小滿小滿,麥粒漸滿”,此時,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子粒漸見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還不是大滿。此時養生應注意護陽,預防由濕氣引發的各類疾病,如風疹、汗斑、風濕症、腳氣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