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地格達類”蒙藥研究進展(1 / 3)

“地格達類”蒙藥研究進展

民族藥

作者:張春紅 陳蘇依勒 張娜 龍平 李振華 朱虹 王振旺 李旻輝

[摘要]“地格達類”蒙藥為蒙醫常用藥,具有顯著的清熱解毒作用,在蒙藥臨床應用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為了進一步對“地格達類”蒙藥進行係統深入研究並使其能夠指導臨床用藥,該文對“地格達類”蒙藥從品種考證、化學成分、定性鑒別、藥理及臨床應用等方麵的研究進行綜述。

[關鍵詞]地格達;蒙藥;研究進展

[收稿日期]2013-06-09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內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NJZY13239);阿盟科技發展計劃項目(2009-10)

[通信作者]李旻輝,教授,主要從事蒙藥資源保護與利用,E-mail“地格達類”蒙藥性寒,味苦,具有平息“協日”,清熱,愈傷之功效,為蒙醫常用藥材,應用曆史悠久[1]。此類蒙藥在肋柱花四味湯散、利膽八味散、地格達·蘇木湯、伊赫哈日十二味散、土木香十味湯散等經典和現代蒙藥處方中作為主藥或配伍使用,蒙醫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黃疸型肝炎、急性腸炎、痢疾、膽囊炎、肺炎等症[1-2],其為蒙古遊牧民族的醫療健康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蒙醫藥界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民族醫藥的快速崛起,蒙醫藥現代化步伐的加快,湧現了大量關於“地格達類”蒙藥的現代研究報道。本文係統查閱了近年來國內外相關文獻資料,全麵總結了“地格達類”蒙藥基原植物種類及其常見的混代品,並對其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定性鑒別及臨床應用等方麵進行了分析、歸納和討論,為“地格達類”蒙藥今後研究理清思路,對於深入開發此類蒙藥意義重大。

1品種考證

“地格達類”蒙藥在《認藥白晶鑒》、《無誤蒙藥鑒》、《藍琉璃》、《金克注釋》、《晶珠本草》、《蒙醫正典》、《內蒙古中草藥》、《中華本草》(蒙藥卷)等古今蒙、藏醫籍中多有出現,且有較詳細的記載[1-6]。此外,近年來諸多學者對“地格達類”蒙藥也進行過詳細的本草考證[7-15]。本文通過對上述文獻分析、歸納和總結,認為“地格達類”蒙藥主要有以下幾種。

1.1吉斯-地格達又名哲斯-地格達,桑地格,中文名龍膽地丁。其正品基原植物為龍膽科植物華南龍膽Gentiana loureirii (G. Don) Griseb.,而龍膽科植物尖葉假龍膽G. acuta (Michx.) Hulten 和紅直獐牙菜Swertia erythrosticta Maxim.為其代用品,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Cav.為其混用品。

1.2特木爾-地格達又名比勒楚圖地格,紮格地格,中文名當藥。本草中記載的正品特木爾-地格達有2種:一種為龍膽科植物瘤毛獐牙菜S. pseudochinensis Hara的幹燥全草,即蒙藥白特木爾地格達;另一種黑特木爾地格達為龍膽科扁蕾Gentianopsis barbata (Frel.) Ma及其變種中國扁蕾G. barbata var. sinensis Ma和寬葉扁蕾G. barbata ( Froel) Ma. var. ovatodeltoidea (Burk.) Ma.,而龍膽科植物歧傘獐牙菜S. dichotoma L.,興安獐牙菜S. diluta (Turcz.) Benth. et Hook. f. Gen.,雙斑獐牙菜S. bimaculata (Sieb. & Zucc.) Hook.f. & Thoms. ex C. B. Clarke,異花獐牙菜S. heterantha Ling,歧花當藥Anagallidium dichotomum (L.) Griseb.,鱗葉龍膽G. squarrosa Ledeb.,橢圓葉花錨Halenia elliptica D. Don和濕生扁蕾G. paludosa (Hook . f .) Ma為其代用品。

1.3蘇木朱-地格達又名舒胡日圖地格達,蘇木地格,中文名蓮座虎耳草。為虎耳草科植物小傘虎耳草Saxifraga umbellulata Hook. f. et Thoms.和蓖齒虎耳草S. umbellulata. var. pectinata(Marg.et Airy-Shaw) J. T. Pan 的全草。聚葉虎耳草S. confertifolia Engl. et Irmsch.為其代用品。

1.4孟根-地格達又名烏勒地格、納木嘎納、納木仁-查幹-其其格。孟根-地格達來源較為混亂,內蒙古蒙醫用虎耳草科多年生植物梅花草Parnassia palustris Linn. 和細叉梅花草P. oreophila Hance的幹燥全草,西藏的藏醫用龍膽科植物黃條紋龍膽G. gilvostriata Marq.,抱莖獐牙菜S. franchetiana H. Smith,石竹科簇生卷耳Cerastium caesptiosum Gilib.和卷耳C. arvense L.的幹燥全草。為此,孟根-地格達的原植物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1.5哈畢日幹-地格達又名查幹-特木爾-地格達、嘎希古那,中文名肋柱花。為龍膽科植物肋柱花Lomatogonium rotatum (L.) Fries ex Nym.的幹燥全草。

1.6西依熱-地格達又名古日迪克、都莫迪克、帕格蘇格、達格木-紮特召爾,中文名花錨。為龍膽科植物花錨H. corniculata (L.) Cornaz的幹燥全草。

1.7印度地格達又名紮地格,為龍膽科植物印度獐牙菜S. chirayita (Roxb.ex Flemi)Karsten的幹燥全草。印度獐牙菜在國內外使用過程中,其資源日益短缺,逐漸出現了許多替代品,如川西獐牙菜S. mussotii Franch.、紫紅獐牙菜S. Punicea Hemsl.與濕生扁蕾G.paludosa Ma。

1.8泥泊爾地格達又名巴拉地格,為龍膽科植物普蘭獐牙菜S. ciliata (D.Don ex G.Don) B.L.Burtt的幹燥全草。

1.9阿拉坦地格達又名色日地格,為虎耳草科植物爪瓣虎耳草S. unguiculata Engl.的幹燥全草。

此外,由於同名異物、同物異名之故,以及代用、誤用、偽品繁多,在不同地區蒙醫也用做地格達的有龍膽科的百金花Centaurium pulchellum (Swartz) Druce var. altaicum (Griseb.) Hara;虎耳草科的傘埂虎耳草S. pasumensis Marq. Et Shaw. f. integrifolia Jeeir;堇菜科的東北堇菜V. Mandshurica W. Beck.,白花堇菜V. lactiflora Nakai,早開堇菜V. prionantha Bunge;豆科的甜地丁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 Bunge.,少花米口袋(地丁)G. verna (Georgi) Boriss.,狹葉米口袋G. stenophylla Bunge,甘肅米口袋G. gansuensis H. B. Cui;罌粟科的紫堇Corydalis edulis Maxim和北紫堇C. sibirica (L.f.) Pers.;菊科的大丁草Gerbera anandria ( Linn. ) Sch.-Bip. 等。

2蒙藥材及成藥鑒別

由於“地格達類”蒙藥基原植物極為複雜,不同科屬的植物在不同地區等同入藥,致使目前“地格達類”蒙藥在不同地區市場流通、醫療部門及製藥企業應用十分混亂,嚴重影響了臨床療效和人民的用藥安全,因此對“地格達類”蒙藥的準確鑒別意義重大,但是目前這方麵的研究工作還處於起步階段,所用定性鑒別方法以薄層色譜法為主,而且僅涉及肋柱花等少數幾種“地格達類”蒙藥,如肋柱花、紫堇、花錨和紫花地丁4種地格達藥材的薄層色譜、均可對4種藥材進行準確鑒別,紫外光譜和紅外光譜也起到相同的作用[16-17],蒙成藥地格達-4湯、忠倫-5湯、道古勒額布斯-7湯、瑪努-10湯和四味地格達散中地格達藥材也能通過薄層色譜方法進行準確鑒別[18-20],也有學者發現龍膽科獐牙菜屬、花錨屬、扁蕾屬及肋柱花屬16種植物的HPLC指紋圖譜全譜相似度較差,因此表明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可以用HPLC指紋圖譜來進行區分鑒別[21],隻是具體鑒別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隨著分子生藥學學科的發展,分子鑒別技術也應用到了“地格達類”蒙藥定性鑒別中,使蒙藥定性鑒別提高到了分子水平,意義重大[22]。

3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

3.1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較多,共24種,分布在獐牙菜屬等8個屬中。如獐牙菜屬“地格達類”有11種,分別為印度獐牙菜、瘤毛獐牙菜、興安獐牙菜、抱莖獐牙菜、普蘭獐牙菜、歧傘獐牙菜、雙斑獐牙菜、異花獐牙菜、川西獐牙菜、紫紅獐牙菜、紅直獐牙菜;龍膽屬“地格達類”有3種,分別為華南龍膽、黃條紋龍膽和鱗葉龍膽(小龍膽);扁蕾屬地格達有4種,分別為扁蕾、濕生扁蕾、中國扁蕾和寬葉扁蕾;花錨屬地格達有2種,分別為花錨和橢圓葉花錨。假龍膽屬、肋柱花屬、百金花屬和腺鱗草屬中作為“地格達類”蒙藥使用的植物各有1種,分別為假龍膽屬的尖葉假龍膽、肋柱花屬的肋柱花、百金花屬的百金花和腺鱗草屬的腺鱗草(歧花當藥)。

龍膽科“地格達類”蒙藥性寒,味苦。具有清熱利膽、退黃、除濕、平肝風、舒肝健胃的功效,用於治療黃疸型肝炎、急性腸炎、痢疾、膽囊炎、肺炎、流感、扁桃體炎、骨髓炎等疾病。主要包括黃酮類(包括酮)、環烯醚萜類及三萜類等成分。

3.2虎耳草科“地格達類”蒙藥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虎耳草科“地格達類”蒙藥有梅花草屬的梅花草和細叉梅花草;虎耳草屬的爪瓣虎耳草、小傘虎耳草、傘埂虎耳草、聚葉虎耳草和蓖齒虎耳草。

虎耳草科“地格達類”蒙藥主要含黃酮、生物堿、多酚、岩白菜素類等化合物。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之效,臨床主要用於黃疸型肝炎、肺結核、喉炎、腮腺炎、脈管炎等疾病[23-24]。

3.3堇菜科“地格達類”蒙藥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堇菜科“地格達類”蒙藥有堇菜屬的紫花地丁、東北堇菜、白花堇菜和早開堇菜。主要含有黃酮類、香豆素類、三萜類、粘液質、蠟、揮發油等多種成分。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效,民間廣泛用於癰疽瘡癤,鮮品搗爛可散瘀消腫、排膿生肌;還可用於治療風熱咳嗽、肺癆、哮喘、鼻炎、角膜炎、咽炎、乳腺炎、風濕病等,有良好的開發前景。

3.4豆科“地格達類”蒙藥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豆科“地格達類”蒙藥有米口袋屬米口袋(甜地丁)、少花米口袋(地丁)、狹葉米口袋和甘肅米口袋。主要含有萜類、酸類、酯類和揮發油等成分。味辛苦,性寒,能清熱濕,解毒消腫,主治高熱煩躁、黃疸、腸炎、痢疾、化膿性炎症、癰中疔皰等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