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女性食補新觀念(2)(1 / 3)

血對身體有營養和滋潤的作用,如果營養攝取不足就會造成身體氣血虛弱,形成血虛體質。血虛體質的特點是麵色蒼白無華或萎黃、肌膚幹燥、唇色、指甲顏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多夢、肢端發麻、舌質淡、脈細無力。女性還伴隨有月經顏色淡且量少的特點。血虛體質的人養生應當補血養血,因心主血脈,肝藏血,脾統血,故心、肝、脾皆當補之。

血虛體質的人應當注意起居調節,要謹防“久視傷血”,不可勞心過度。在飲食調養方麵,可常食補血養血的食物,如桑葚、桂圓、何首烏、黃精、熟地、黑木耳、菠菜、胡蘿卜、、牛肝、烏雞、甲魚、海參等食物。常用的補血中藥有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阿膠等。用這些中藥和補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藥膳,如當歸羊肉湯、四物雞湯、十全排骨湯等,均有很好的養血效果。補血的菜肴還很多,例如,涼拌菠菜含有較多對補血有益的鐵質,牛奶含有對補血有益的鈣質,動物肝髒的鐵質含量也有許多對於女性補血是很有幫助的。血是女性健康的根本,如果你本身就屬於血虛體質,那就要更加注意飲食的調理。

痰濕體質養生法

痰濕體質是指水分代謝功能減退、痰濕停滯在體內的生理特征。痰多由髒腑功能失調所引起,以形體肥胖的人最為常見。表現症狀為喜好甜食、精神疲倦、嗜睡、頭腦昏沉、身體常覺千斤重、睡覺易打鼾、代謝能力不佳等。這類型的人如果運動又少,很容易發生關節酸痛、腸胃不適、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病症。

痰濕體質的人應當注意環境調節,不宜居住在潮濕的環境裏;在陰雨季節,要注意濕邪的侵襲。在飲食調理方麵少食肥甘厚味,酒類也不宜多飲,且勿過飽。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一些具有健脾利濕、化痰祛痰的食物,如荸薺、紫菜、海蜇、枇杷、白果、大棗、扁豆、紅小豆、蠶豆、包菜等。

痰濕體質的人宜食味淡、性溫平之食物,如薏苡仁、茼蒿、洋蔥、白蘿卜、薤白、香菜、生薑等,忌食豌豆、南瓜等。

淤血體質養生法

淤血體質的主要症候是血行遲緩不暢,多半是因為情誌長期抑鬱,或久居寒冷地區,以及髒腑功能失調所造成,以身體較瘦的人為主。表現症狀為頭發易脫落、膚色暗沉、唇色暗紫、舌呈紫色或有淤斑、眼眶黯黑、脈象細弱。此類型的人,有些明明年紀未到就已出現老人斑,有些則常有身上某部分感到疼痛的困擾,如女性生理期時容易痛經,此種疼痛症在夜晚會更加嚴重。

淤血體質的女性要多運動,多做有益於心髒血脈的活動,如太極拳、八段錦、長壽功、內養操、保健按摩術等,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動、助氣血運行為原則。淤血體質在精神調養上,要培養樂觀的情緒。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營衛流通,有利血瘀體質的改善。反之,苦悶、憂鬱則可加重淤血傾向。在飲食調理方麵,可常食桃仁、油菜、慈菇、黑大豆等具有活血祛瘀作用的食物,酒可少量常飲,醋可多吃。淤血體質的人宜食味辛甘、性溫平的食物,如黑豆、油菜、蓮藕等。忌食過度寒涼的食物,如任何冰品、西瓜、冬瓜、絲瓜、大白菜等,都不適宜食用。

陽盛體質養生法

陽盛體質的特點是:形體壯實,麵赤煩躁,聲高氣粗,喜涼怕熱,口渴喜冷飲,小便短赤,大便熏臭。若病則易從熱化,而見高熱,脈洪數有力,大渴,喜冷飲等症。

陽盛體質的人好動易發怒,故平日要加強道德修養和意誌鍛煉,培養良好的性格,用意識控製自己,遇到可怒之事,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衝動。在飲食調理方麵,多用滋陰降火、清淡之品,忌辛辣燥烈食物,對於牛肉、狗肉、鹿肉等溫陽食物宜少食用,多食水果、蔬菜。酒性辛熱上行,陽盛之人切勿酗酒。女性陽盛體質的人較少,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這方麵的體質特點也要注意調養。

氣鬱體質養生法

氣鬱體質的特點是:形體消瘦或偏胖,麵色蒼暗或萎黃,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於激動,或憂鬱寡歡,胸悶不舒,喜歎息,舌淡紅,苔白,脈弦。若病則胸脅脹痛或竄痛;或乳房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或胃脘脹痛,泛吐酸水,呃逆噯氣;或腹痛腸鳴,大便泄利不爽;或氣上衝逆,頭痛眩暈。

氣鬱體質的人性格內向,神情常處於抑鬱狀態,根據《內經》“喜勝憂”的原則,應主動尋求快樂。在飲食調理方麵可少量飲酒,以通利血脈,提高情緒。多食一些能行氣的食物,如佛手、橙子、柑皮、香櫞、蕎麥、韭菜、大蒜、高粱、豌豆等,以及一些活氣的食物,如桃仁、油菜、黑大豆等,醋也可多吃一些,山楂粥、花生粥也頗為相宜。

巧食五味健康養生

在中醫理論中,五味和五髒是相生的。《內經》認為:五味入胃,各歸所喜,巧妙地運用五味來滋潤五髒,能收到更好的效果。